“下面有請優秀畢業生,金雞獎最佳女演員蘇清雪,上臺演講!”
主持人話音剛落,現場響起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和掌聲。
對于蘇清雪,京影沒有不認識她的。
剛上大一的時候,這個小姑娘就和其他學生一樣,每天早起上課。也會去食堂吃飯,也會抱怨食堂的飯要多難吃有多難吃。
那時候,大家也只知道這是一個走后門進京影的人。
人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其實這只說對了一半。因為一所大學里,可能只有一半人真的開始經營起自己的人際關系,而另一半人仍然把自己當成一個無憂無慮的學生。
就像得知蘇清雪是走后門進入京影這件事上,自然而然因此分成了兩種人。
一種知道蘇清雪是個惹不起的人物,另一種則非常鄙視蘇清雪走后門的行為。
不就是有個好爹嗎?
說這種話的人不無嫉妒。
但說到底,在這些人心中,仍然覺得攀附權貴是一種很無恥的行為。
如果能夠一直將這種仗義執言堅持下去,我們可能不會覺得這個人有多聰明,但這個人一定為我們敬佩。
可惜大多數人在慢慢的成長中,就明白了原來抱大腿是這么爽的一件事。
于是甘愿打臉,樂此不疲。
當初的蘇清雪,只是一個參演了一部小成本電影的小演員,并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
隨著一部又一部電影的上映,蘇清雪的名氣越來越大。終于有一天,同學們發現,蘇清雪已經到了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
大家還在上課,還在為了被導演相中而努力,蘇清雪就已經成了金雞獎影后。
這種差距實在太大了!以至于不管當初如何看蘇清雪的人,都變成了一個心態:想抱蘇清雪的大腿。
再沒人會想蘇清雪走沒走后門,也不會有人說,蘇清雪只是有一個好爹。
當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很小時,落后的人會說:“我一定要追上你!然后打敗你!”
當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時,落后的人只會說:“你是我的偶像!”
如果真的有差距如此之大卻仍然異想天開的,那么這個人不是腦袋有問題,就是某爽文的男主角。
所以現在,蘇清雪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站在演講臺上,沒人會覺得她不夠資格。
所有人都在為蘇清雪鼓掌。
在一片掌聲之中,蘇清雪走了出來。
她的目光有些緊張地掃過茫茫人海,最終定格在蘇夜的身上。
作為特邀嘉賓,蘇夜坐在陳美娟等一眾領導的中間。
他沖著蘇清雪微微一笑,雙手輕輕一拍,無聲做了一個嘴型。
蘇清雪知道,蘇夜說的是:“a!”
這只是一場戲!
蘇清雪深吸一口氣,站在話筒前。
“大家好,我是蘇清雪。”
聲音響起,臺下變得一片安靜。
“四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差不多開始拍攝《我的少女時代》。”
蘇清雪緩緩說著。她的演講切入點很常規,是從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開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