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段高chao戲,邏輯上沒有太大問題。
尤其是中西方對撞這場戲,堪稱全片精髓。
這場戲的安排是很合理的,兩邊先后出場的樂器都是相互對應的。
古箏對豎琴,《廣陵散》對《德彪西》,各有特色,不分上下。
隨后西方樂組上場,來了一段野蜂飛舞,被東方民樂組非常干脆地接了下來。
緊跟著,號稱樂器之王的鋼琴出場,對上同根同源的揚琴。
到此時,雙方都是見招拆招,不分勝負。
然而真正的拐點,是嗩吶的出現……
是的,《百鳥朝鳳》一出,管你管樂器弦樂器,統統叩首臣服。
嗩吶靈活多變的曲調,讓西方樂組立刻找不到北,不知道該如何接招了。
于是這場大戰以民樂組的獲勝告終。
其實如果在現實之中,西洋樂和民樂真的要打,西洋樂組但凡有腦子也不可能出《野蜂飛舞》。因為《野蜂飛舞》炫技成分高,雖然是基于西洋樂寫的曲子,但這首曲子重旋律不重和聲,只要民樂組有水平,就完全能接得住。
西方管弦樂長于和聲演奏,勝在氣勢和共鳴,這也是為什么西洋樂給人一種必須在音樂廳演奏的高貴感覺。
華夏傳統民樂則重于個體表現,能夠構造出無數奇妙豐富的旋律,甚至能夠模擬出馬嘶鳥鳴。
你隨便挑西洋樂,累死你你也整不出來。
可是如果弦樂組不上《野蜂飛舞》,而是換成貝多芬的交響樂,那民樂組將會相當難受。
畢竟《閃光少女》就是要突出民樂嘛,這樣的安排也是很合理的。
不,是非常合理!
看完之后,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所以這一大段的對斗,蘇夜基本上沒改。
但最后一首歌,蘇夜還是稍稍改了一些。
二次元應援的出現,應該是為了讓兩條線最終匯聚到一個點上。既是說民樂為人認可,也是說二次元為人認可。
但是這個處理沒啥意義,頂多就是給最后的演奏加了一些特效。
其實只要給到幾個少年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演奏的畫面,也就可以當成認可了。
而且東方民族樂器其實是不適合大規模合奏的,原片中也加入了吉他一類樂器進行合奏。
所以這最后一段,蘇夜將劇情改成了:西洋樂組不顧學校的吩咐,讓民樂組作為主角,自己在旁輔助。東西方樂器共同演奏了這一曲,最終獲得滿堂喝彩!
正如電影中Eason所說的:“音樂怎么會互相干擾呢?”
不管是西洋樂還是民樂,都有著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不能以誰比誰更優秀來定論。真正要做的,其實是中西結合,各取所長。
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改動會讓民樂的主題下降。蘇夜卻覺得恰恰相反。民樂從不被西洋樂認可,到能夠和西洋樂同臺,并讓西洋樂器輔助,這不也是在宣傳民樂嗎?
民樂確實不擅長合奏,即便是地球上出名的民樂團,也會有加入西洋樂器進行合奏,以彌補低音區的缺陷。
一味自憐自艾固然不對,但一味排斥同樣不對。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口號不一直都是這樣宣傳的嗎?
…………
轉眼之間,蘇夜的劇本已經寫了將近兩個月,終于算是寫得差不多了。
人不服老是不行的。以前幾天時間就能趕出來幾萬字,與此同時還能玩游戲、噴人、修仙一心四用。
現在蘇夜玩玩游戲,一天就過去了,再看看劇本,也就寫了幾十個字。
當然,蘇夜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因為沉迷網游而減慢了劇本的創作速度的。
之所以劇本寫了兩個月還沒寫完,完全是因為蘇夜在等蘇清雪練好揚琴!
嗯,這個借口,一點也不假!
一月末,蘇夜迎來了在這平行世界的第不知道多少個春節。
這個春節與往年也差不多少,只不過今年蘇夜一家四口沒去高家過。
高曦瑤和蘇清雪做了一大堆好吃的,蘇夜則負責貼春聯貼福字。
其樂融融的小家庭!
春節過后,蘇夜和韓凌開始為《閃光少女》籌備,蘇清雪則繼續練著揚琴。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陣子倒是沒出現什么太過轟動的新聞。
可能唯一一個關注的,就是今年的春晚口碑跌到了谷底。
歌舞歌舞不行,小品小品不行,就連魔術也出現了重大穿幫鏡頭。
這些天,春晚導演沒少被拉出來鞭尸。
網上還忽然開始傳播一個消息,說明年春晚將會改革,更換更加年輕的導演。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除此之外,也就沒什么大新聞了。
直到這一天。
一個特殊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