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以陳驚這個女孩子作為主視角展開的,講的是民樂在當今社會應該如何存在,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民樂的故事。之所以取名叫《閃光少女》,其實是因為……這群少女追尋著自己的夢想,為民樂的尊嚴而努力著,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為自己的喜歡努力著。她們的努力,最終換來了人生的閃光!”蘇夜是這么回答的。
然后所有網友的表情都是:蘇導你丫玩我!
你以前的電影,可不是這么雞湯的啊!
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蘇導,竟然真的按常理出牌了???
玩我們呢嗎!
網友們憤憤不平,就差公然罵街了。
但其實這件事吧……還真不怪蘇夜。
地球上的《閃光少女》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編劇從自己喜愛的歌手椎名林檎那里找來的靈感。
很可惜的是平行世界可沒有這個歌手。
蘇夜又不可能把人家的電影名字改了,所以他想都沒想,就沿用了這個名字。
只是到底為什么叫《閃光少女》,蘇夜還能編出花來不成?總是跳不出這個框架的,自然只能按常理出牌。
被蘇夜玩了一通的網友們委屈著,繼續往下面看。
幸好,后面蘇清雪就出現了。看著蘇清雪明亮的雙眸,開朗的笑容,網友們尋求到了心靈上的寬慰。
啊!全世界最美麗的女神!愛了愛了!
易遙用著高超的主持技巧,挨個采訪著演員們,講述拍攝過程中發生的有趣的事。
當得知所有演員竟然都是自己彈奏的音樂的時候,正在看《片場直擊》的網友們有些傻。
真的是自己彈的?
專門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來學習樂器?
“肯定是假的!哪有演員為了拍戲還真去學樂器的啊?”
立刻有人提出了異議,覺得現在怎么可能有演員真的為拍戲去學習一門樂器。
這種人一般叫作“質疑主義者”,意思就是不管是什么事,反正要先質疑一下。
當然,也可以稱為杠精。
“怎么沒有!這就叫作敬業!”
杠精們在這里找存在感,蘇清雪葉楓等演員的粉絲可就不干了。
“拉倒吧,就是做做樣子。反正我是不信。”
但不管蘇清雪的粉絲們怎么說,杠精該不信還是不信。
粉絲們雖然十分想要反駁,可是苦于沒有證據,只能憋屈地承受下來。
“《閃光少女》的拍攝已經快要完成,我們很快就能夠在電影院看到這部講述民樂的電影。現在,請欣賞2.5次元樂隊的特別表演!”
而就在粉絲們怎么也說服不了這些剛勁的時候,節目最后,《閃光少女》的主創們,竟然要現場表演一首歌曲!
隨著葉楓低音笛的響起,悠揚的旋律傳入每個人的耳中。那種古聲古色,極具華夏特色的樂器演奏,令人陶醉其中。
《開天》演奏結束后,當即俘獲了一批人的心。
而更重要的是,這首《開天》一出,當時就把方才不相信演員為拍戲學了三個月樂器的人打臉了!
“剛剛那些說肯定不是自己演奏的人呢?出來挨揍!”
“真以為誰都像你們一樣,連努力都不想努力?”
粉絲們這下可終于有理了!
你不是說肯定不可能嗎?
現在看到了,現場演奏!
還有問題嗎?
之前狂跳的杠精們,當即就沒了大半聲音。
還剩下一小部分頑固分子,也因為站不住腳開始顧左右而言他了。
這臉打得太快太疼了!
前腳剛嘲諷,后腳就一記“三分歸元氣”。
杠精們也被打得窒息!
這莫非就是“打臉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