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親愛的蘇,看起來你的氣色不錯。”跨洋視頻之中,斯皮爾穿著藍灰條紋的睡衣,笑著和蘇夜打招呼。
“好不容易閑下來,當然要好好養一養精神了。”蘇夜笑著回應,“之前說過的事情,現在有結果了嗎?”
所謂之前和斯皮爾說過的事情,自然是蘇夜想要進入好萊塢發展這件事。最初議論此事的時候,斯皮爾便讓蘇夜拍一部電影到加納電影節參加評選。如今評選結束,蘇夜的電影獲得了令所有人羨慕的成績,自然要問一問這件事最終的結果。
視頻對面的斯皮爾聽到蘇夜的問題,沉默了一下,這才說道:“我的朋友們都很希望你能來好萊塢,為好萊塢注入新鮮的血液。”
“我想也是,藝術總是不分國界的。”蘇夜笑了笑,“你接下來是不是要說but?”
斯皮爾苦笑道:“還真是瞞不過你。但是你知道的,導演說什么,在好萊塢其實并不算太重要,真正掌控一切的是萊特等電影公司。如果你真的不想更改國籍成為美利堅人的話,現在進入好萊塢,你恐怕也得不到太好的資源。至少在我看來,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不會找你拍電影的。”
“我能想到。”蘇夜微微點頭,表示理解。
平行世界也好,地球也罷,好萊塢一直都是那樣。
說白了,到底還是存在著一種歧視現象。
先不說導演——因為至今為止好像還沒有幾個華夏籍的導演真的能在好萊塢發展起來——單只說說演員,就能看出很大的問題。
能進入好萊塢的華人演員都有誰呢?
李小龍、成龍、國際章、鞏皇……
好像也就是這些在華夏已經聲名顯赫的大明星,才能敲開好萊塢的大門。
而事實上,從好萊塢出現開始,華人進入好萊塢也就只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在國際上已經享有極大名氣的演員,比如龍叔,好萊塢會有影視公司請你過去拍電影;另一種則是沒什么名氣跑去好萊塢尋找機會的,而一般情況下,這種人也只能當個不怎么出名的小演員而已。
但是,即便如國際章這樣出名的演員進入好萊塢,其所飾演的角色一般也無關緊要。
實際上除了龍叔曾經拍攝的《尖峰時刻》,其他華人演員在好萊塢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大體上都屬于可有可無的存在。也就是那種看不出來人物性格,對劇情幾乎沒有什么推進力的角色。
這也是我們在看國際章、鞏皇這些演技超群的演員拍攝的好萊塢電影時,總覺得她們好像沒什么演技的原因。
國際章有演技嗎?
那還用說嗎?
肯定有啊!
可是為什么她在好萊塢電影里扮演的角色,總給人一種就算是大甜甜去演好像也能演好的感覺呢?
這自然是因為在編劇的劇本中,華人角色一般都是為了迎合美利堅人而特意創作的。
而這種角色,你想想能不充滿了各種刻板印象嗎?
既不飽滿,也不鮮明,活脫脫一個工具人。
當然,那是之前的幾年,如今的好萊塢越來越重視華夏市場,所以也越來越喜歡在電影中加入華人角色,以騙取所謂華夏人的自豪感,然后撈錢走人。
所以你能看到最近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里出現了華人演員。
比如《金剛:骷髏島》里的大甜甜,比如《變形金剛》里的韓庚……
像這類角色,一般而言就是華夏上映的電影版本里有他們的身影,其他地區上映的版本里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