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前一秒還在燦爛的笑著,后幾秒,卻出現在醫院的病床上,臉色蒼白,表情很痛苦。
這個對比和反差實在太明顯,讓所有觀眾不由得有些揪心。
“醫生說,她的情況,有很大治愈的幾率,然而因為笑笑的家庭支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手術的期限只能一拖再拖。”
“而笑笑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他們卻沒有太多辦法,幫助到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沒有湊不齊醫藥費,只能看著自己的女兒日漸虛弱。”
“想要盡可能延長生命,除了手術外,只能進行化療,可是化療的痛苦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更別說是三歲的笑笑。”
看到這兒,不少觀眾都是心驚肉跳。
他們不少人是清楚化療的痛苦,如果對小孩子進行化療,傷害極大,更是痛苦不堪。
旁白繼續。
“然而,這個虛弱的身體,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笑笑挺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療,依然樂觀面對人生。”
畫面里,是笑笑的爸媽在無力地哭泣,而笑笑雖然身體虛弱,渾身上下都是點滴和管子,卻在努力安慰自己父母別哭。
“爸爸媽媽你們別哭,笑笑不疼,笑笑很勇敢。”
看著這個聽話的孩子,不少觀眾被感動地眼眶通紅。
“可惜,化療沒有起到好的治療效果,笑笑的白血病很快復發了。”
觀眾們更是揪心,這孩子太可憐了,好容易挺過了化療,卻又復發。
“醫生建議,必須進行手術,否則笑笑的性命不保,但是對笑笑一家來說,醫藥費太貴,不是他們能夠承擔的。”
畫面里,是孩子父母絕望的眼神,躲在醫院角落里痛苦和責怪自己的無能。
而笑笑一臉茫然,不清楚自己的生命將要走到盡頭。
不少觀眾也都小聲哭了,這一幕看著實在太揪心了。
“幸運的是,依靠公益慈善捐助,笑笑的醫藥費問題解決了,她的手術成功。”
“現在的笑笑,可以和正常小孩一樣,在公園里玩耍,在房間里畫畫。”
畫面變了,是笑笑在拿著蠟筆,在畫紙上畫畫。
“笑笑,你在畫什么?”爸爸問道。
“我在畫愛心,我想把這畫,送給那些幫助我們一家的哥哥姐姐,還有醫生和護士姐姐,謝謝他們用愛心救了笑笑。”
笑笑舉著手里的畫,上面是一顆顆紅色的愛心,對著鏡頭燦爛的笑著。
而她手里,正好握著那一支紅色的蠟筆。
看到這一幕,不少觀眾反應過來,這紅色的蠟筆,不正好就是剛剛隨意選出來的那一支紅色蠟筆嗎?
對上了,居然真的對上了!
而且,這一幕讓人心頭無比溫暖。
不過,影片并沒有結束,而是繼續下去。
“三個月前,我們去看望了一群在地震中幸存下來的孩子。”
畫面里,是一所學校。
課間的休息時間,很多孩子在操場上玩耍。
鏡頭前,當有人問起這些孩子問題。
“你們以后長大了想當什么人?”
一個男孩子舉手興奮道:“我,我想去當兵,當武警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