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出場,曹操的出場,讓觀眾們意識到,這的確是一部歷史類的故事,關注點并不是放在某些人,而是當時全時期的風云人物上。
呂布的屢次背叛殺父,讓觀眾們立刻體會到呂布武力的強大,還有人品問題。
而后到了曹操這邊,因為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逃跑途中誤殺了呂伯奢一家。
曹操那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一說出來時,曹操的那種梟雄形象,瞬間躍然于觀眾心里。
之前觀眾們對于曹操的印象不太清晰,只知道他是一個野心家,也有人說他的喜怒無常的梟雄形象。
可你說的再多,不如給出一個具體事例,給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象也才深刻。
這故事橋段從楚鳴嘴里說出時,瞬間就在觀眾們心中立起了一個人物。
“難怪有人說曹操是奸雄!”
“這話太符合曹操的性格了!”
“這故事說的太好了,我仿佛就見到活生生的曹操。”
“這故事是原創的,還是改編的,有原型嗎?”
“我找找看,貌似還真有,曹操誤殺呂伯奢一家,真有原型!”
“這說的故事也太神了吧,原來三國時期的故事能這么好看!”
在場的觀眾,不論男女老幼,全都被楚鳴的故事吸引,加上楚鳴的聲音有這魅力加成,天然就讓所有觀眾沉浸在楚鳴故事里。
故事繼續發展。
到了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的情節。
諸侯聯合,浩浩蕩蕩,卻在汜水關被華雄當中。
華雄不可一世,接連挑戰諸位將軍,斬殺諸侯軍帳中的多位將軍。
當時的戰場氣氛,瞬間就凝固了。
“報,華雄在陣前挑戰!”
“何人能斬華雄?”
“我有上將潘鳳,定能將華雄斬于馬下!”
“快給潘將軍背馬,擂鼓助威!”
“報,潘將軍不到一回合,便被華雄斬于馬下!”
“啊?”
又有幾位將軍上前,可都不是華雄的對手。
在聽著故事的人,都為諸侯聯軍捏了一把汗,這樣強大的華雄,誰能解決?
就在這時,身為馬弓手的關羽,主動請纓,卻被眾人看不起。
一個小小的馬弓手出陣,豈不是讓人笑他們軍中無人。
不過曹操替關羽說話,讓關羽得以出戰,還親自倒了一杯溫酒。
“這酒等關某取了華雄性命,再飲不遲!”
關羽毫不猶豫,出戰了。
擂鼓助威。
軍中所有人都在等待關羽的消息。
而現場的觀眾,也焦急地等待著故事的發展,想知道關羽究竟能不能斬殺這不可一世的華雄。
然而,片刻之后,出乎所有人預料。
關羽提著華雄的人頭,回來軍營之中交差。
之前連斬多人的華雄,在關羽刀下,撐不住幾合,而回來之時,那杯酒還是溫熱的。
這橋段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之一。
現場更是激的許多觀眾直接站了起來。
“好!”
“太好了!”
“大丈夫,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