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
文藝頻道第一期節目播放的日子。
因為周末來臨,許多京都地區的家庭都有空閑。
在電視機前換臺看電視。
“正好電視劇播完了,換去文藝頻道吧。”丈夫道
“怎么了?你平時不是不看文藝頻道的嗎?”妻子問道。
“我看了京臺的宣傳,有一首詞寫得很好,濃濃的歷史感,我想看看能寫出這詞的新節目會是什么樣的。”
……
“劉老頭,這么晚打我電話做什么?”
“什么,京臺的文藝頻道新節目很好看,讓我去看,能有多好看?”
“比以前我們倆聽的評書還精彩?這么大口氣,那我得看看!”
……
“差不多時間到了,文藝頻道今天晚上有楚鳴的節目。”
“他又寫詩了?”
“不知道,看看這節目是什么也挺好的,最近貌似他都沒出現在公眾視野,人氣下降了一些。”
……
不論如何。
今天晚上,京都地區的部分人群,抱著某些態度,打開了電視,收看起文藝頻道來。
當知道是節目是改變三國歷史,講三國演義時,不少觀眾是失落的。
“三國的歷史能有什么精彩的。”
“聽說這次是上頭的政治任務,要對三國人物進行宣傳。”
“又沒有三國題材的游戲小說,影視劇倒是有,不過太難看了,大家對三國本來就不感興趣,誰愿意去了解三國!”
“我就知道什么周瑜,關羽,諸葛亮,曹操之類的,再其他人我可懶得去了解。”
“沒意思,不就是打仗嗎,野蠻的年代,有什么好宣傳的。”
“楚鳴寫網絡小說很厲害,可三國這種篇正統文學的歷史題材,他能駕馭的住?”
“哎呀,看看就知道了。”
許多人盯著電視節目。
也有許多人玩著手機,坐在家務,目光沒有在電視屏幕上,不過耳朵卻豎起來聽了。
電視里,很快傳來楚鳴的磁性聲音,然后就是臨江仙的詩詞從楚鳴的口里出來。
京都衛視為了這一段開頭,還特意剪了一段長江滾滾的畫面,配合這詩詞,瞬間就提起不少觀眾的胃口。
“這詞寫得真厲害!”
“好詞,好詞,可以說是值得千古傳誦的詩詞篇章!”
“配合這畫面,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就出現了。”
“楚鳴這文學功底,不一般啊,能寫這么好的詩,后面的內容肯定不差。”
詞結束了。
然后就開始了三國演義的內容。
不得不說,楚鳴的語言功底完美,精簡過后的故事,再加上后期配上的畫面和文字,不用花費多大的力氣,就抓住了大部分觀眾。
而許多原本在玩手機,做其他事情的人,聽了幾句話后,也把頭抬了起來。
一起觀看起來。
“這,這故事有點意思!”
“讓我想起以前在茶館聽書的日子,這可不比那些評書大家說的差。”
“劉關張這兄弟情義,讓人佩服啊。”
“曹操這人物,讓我又愛又恨啊!”
“難怪關云長叫關公,這實力,這氣度,這青龍偃月刀,一個字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