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王大龍開始講故事。
作為現代人,知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王大龍腦袋里裝的故事很多很多。
他講的第一個故事是:烽火戲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諸侯求教的鬧劇。結果,少數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并起,諸侯紛爭的局面。”
古人老子并沒有說話,只是搖了搖頭,意思應該是不好。
王大龍便換了一個故事:掩耳盜鈴。
“范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于是用槌子把鐘砸碎,剛一砸,鐘锽锽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他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古人老子有些困了,便側躺了下來。
王大龍有些急了,我講的故事有這么催眠嗎?
于是他又換了一個故事:拔苗助長。
“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一天,他終于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里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結果,古人老子已經在打哈欠了。
王大龍眉頭緊皺,難道是自己講故事的能力很垃圾,讓這位古人聽不下去了?好像有道理誒,畢竟相差了無數個時代,這語言方面肯定有很多矛盾之處,對方覺得無趣也是正常,可是,這樣下去不行啊,他如果無法抓住對方的胃口,怎么能講出對方想聽的故事,那就無法得知離開的法子了啊。
他真誠的問古人老子,“老先生,您到底想要聽怎樣的故事,你說,我來講,好不好?給個機會嘛!”
古人老子已經躺下,雙手合于腹部,體態安詳,即將進入夢中。
到了他這種境界,這一睡,不知道要多久才會醒來。
至于今天為什么正好被王大龍碰見他醒來,那是因為巨人的走動把他給吵醒了,現在巨人已經安靜下來,那么他也快入睡了。
也就是說,如果王大龍不能拿出可以交換的東西,他也無所謂,睡自己的彌天大覺去了。
不過礙于善意,他在睡覺之前提醒了王大龍一點:吾只聽至深之理,不聞淺薄之語。
然后就去做春秋大夢了。
猶記得,2500年前,春秋時期,有一人出生即白發,眾人說老,便稱老子······
王大龍開始沉思,看來這老頭想聽的不是故事,而是道理,還得是那些天大的道理。
那難道說些大道理給他聽?
要知道這天下懂得大道理最多的就是道家一脈,何況是這道家始祖,在他面前講大道理,簡直就是班門弄斧,跳梁小丑。
可是對方剛才說了,要聽的是至深之理,除了大道理,還有什么至深之理?
王大龍心中怒喊:該死的外星人,為什么要弄個學問這么大的老頭放在這里?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半天已經過去,王大龍還沒有逃出生天。
此時的他饑腸轆轆,而一旁的古人老子酣睡如豬。
突然間,王大龍想到了一個人,老子的后輩,孔子!
“道家以大事道理為主,那么我就講以生活小事為主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