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做主,而如今貞娘的雙親皆以離去,貞娘一切都聽姨母的!”
想起了那天夜晚,那風度翩翩、知識淵博、萬人簇擁的英俊青年,張貞娘的臉上浮起了一絲紅暈。
哪位少女不懷春,她原本以為自己日后會成為利益的籌碼,嫁給一位無感的男子,再也見不到那位青年。
而自己嫁給他也最多發生在夢中,然而現在一切都發生了,這在夢中才有的事情忽然變成了現實。
太原仙鶴樓二樓
某位年輕公子挑了一處偏僻的位置坐下,欣賞著一旁的歌姬舞姿,翩翩起舞、水袖飄飛。向著不遠處的伙計招了招手。
“客官,您需要點什么?”那小二急忙跑了過來,滿臉堆笑的說道。
“上一壺清茶和一些糕點!”
“好嘞,客官稍等,茶馬上就來。”小二應了一聲,沒過多久,便將清茶端了上來。
在他的旁邊有兩個人在閑談,說的正是仙鶴樓這些年來的變化。以往的仙鶴樓僅僅只有一樓,憑借著美味可口的飯菜而出名。
如今的仙鶴樓整整有三樓。
一樓是平常老百姓吃飯的地方,在最中央有一個臺子,任何人都可以上臺表演,最前方有一個箱子,覺得有趣,可以打賞一些錢財。
這不僅方便了百姓,也讓不少奔波在外的能人異士有一個舞臺,不再需要在街上遭受風吹雨打。
仙鶴樓收取費用也僅是十取一,而且包吃包住,這一舉措頓時吸引了不少江湖中的能人異士。
二樓是有錢人家,也有一個小舞臺,他們是可以選擇節目的,不像一樓是隨機演出,看到哪個是哪一個。
三樓是一個拍賣市,拍賣的物品各式各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
這時,身旁的座位上,有不少的叫好聲傳了過來,看到興處,從懷里摸出幾枚銅錢丟進了一旁的箱子里。
二樓之中,大約有五十個座位,此時大部分都沒有坐滿。
朱友珪饒有興趣的看著臺上的舞蹈,這種充滿了古典優雅之美的舞姿,看上去十分的養眼。
不過他的目光也僅僅只是在她們身上停留了幾眼,便將目光移向來下方的舞臺上。
一杯清茶約莫喝了小半個時辰,下方的舞臺之上表演了一場胸口碎大石,一場噴火戲,如今是唱戲了。
對于戲曲,朱友珪并不怎么感興趣,他不感興趣,但有人非常感興趣,例如晉王世子李存勖。
李存勖愛聽戲,特別是喜歡梨園行中的清樂,腔調高亢、激越、悲壯,還透著柔媚,帶著悠揚,百聽不厭。
唐朝戲曲還沒有成型,所以舊稱梨園行,緣由于唐明皇酷愛歌,舞的興趣愛好。
便將宮廷中的歌舞伎集中在梨園,學習歌舞,戲曲,以供宮廷宴樂。有時唐明皇還會請當時有名的文人雅士為他們編撰節目。
例如詩仙李白、賀知章等人都為梨園編寫過節目。而經歷安史之亂之后,梨園中有不少歌妓、伶人沒入民間,四處奔波,將戲劇傳播開來。
而李存勖不僅喜歡聽,他也喜歡唱。每當離開李府時,他都會換上布帛衣裳,戴上面具上臺演出。
而他在這方面也很有天賦,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章法講究,口中有詞,腳下有步,手眼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