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要是忤逆朱溫,他們毫不懷疑,朱溫真的會會暴起殺子。
看著張氏憔悴的模樣,他不經想起初次在“龍元寺”禪寺見面的場景。
寺前有兩株遒勁的翠柏看起來應有數百年的歷史了,門前有一條潺潺的小溪流,水不多,但卻很清澈,小溪之上有一座獨孔古石橋,穿過石橋就可進入龍元寺了。
不久,那兩乘香車就在門前的石橋邊停住,由丫環扶出兩個女子。一個年紀較大,舉止大方,卻似官家氣度;
另一個則是大家閨秀,年齡不過十七八歲,那小姐相貌嬌美,生著瓜子臉蛋,清秀絕俗,風姿綽約,她身穿一件蔥綠織錦的長裙,顏色甚是鮮艷,但在她容光映照之下,再燦爛的錦緞也顯得黯然無色。
忽然,張氏柔弱且蒼白無力的手掌,反過來反握緊朱溫寬厚的手掌,將他拉回現實。
看到愛妻面容枯槁,奄奄一息,朱溫不禁悲從中來,掩面哭泣。張氏聽見哭聲,慢慢睜開雙眼,見到丈夫,伸出手握住朱溫的雙手說道:“妾今一病不起,恐怕要不久于人世了。”
朱溫抓緊張氏的雙手,連忙安慰夫人說:“夫人不要這樣說,我現在正將成就霸業,唐室江山唾手可得。我還要與夫人共享榮華富貴呢,夫人之病自會好起來。”
張氏緩緩搖頭,抹去朱溫眼角的淚珠,說道:“大王胸有大志,臣妾也無力阻擋,但是上臺容易下臺難,你還是應該三思而后行。如果真能登基實現大志,妾身最后還有二言,請你記下。”
朱溫忙說:“有什么盡管說,我一定聽從。”
張惠緩緩說道:“你英武超群,別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時冤殺部下、貪戀酒色讓人時常擔心。所以‘戒殺遠色’這四個字,千萬要記住!
第二言小心朱友珪,他…定不會寄人籬下,有蛟龍之資,王爺要防。如果你答應,那我也就放心去了。”
說完,張氏顫顫巍巍地伸出手,將一張極為普通的布帛,放在朱溫寬厚的手掌之中。
朱溫看也沒看也一眼,將布帛收入袖中,緊緊握住張氏那枯黃的手掌:“本王爺答應你!全部答應了。只你不要走好不好!我還沒有實現“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誓言呢!”
按照原有的歷史軌跡,張惠死了,她對丈夫的擔憂不幸言中了,朱溫就敗在了那四個字上!
他嗜血殺戮,部下離心離德,又好色無比,連兒媳也不放過,最后被親兒子朱友珪所弒殺。朱溫建立的大梁王朝很快煙消云散,消失在歷史長河里。
張氏說完這些話,目光逐漸暗淡,不久即撒手人寰,身歸那世去了。
張氏之死使得汴州軍民無不悲痛,朱溫為張氏舉辦了極其隆重的葬禮。
朱溫將將尸體運回汴州,處理完張氏的喪事,便同時接到兩封求援軍報。一封來自鄂州杜洪,另一封來自光州。
自從朱溫將昭宗遷到東都洛陽,楊行密就派大將李神福攻打鄂州。然而李神福患病,回廣陵養病病死在廣陵。
楊行密又派蘇州團練使劉存帶兵去攻打鄂州。鄂州被圍多日,杜洪有點抵擋不住,因此派信使向汴州求救。
張氏死了,按古代倫理綱常來說,婚事應該辦不成了。
但朱溫卻不在乎這些,哪怕前方戰事十分急迫,他也要堅持辦完,因為這是張氏人生中最后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