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暫時看不出危害,先觀察著。秦堯隨后又問宋慈音和林教授他她們有沒有找到那位寧師伯,對方說在山林之中,而且寧師伯到山上采藥去了,估計還天晚了才能下山。
秦堯有點懵……上山采藥?一百多歲的老太太嗎?
要么說墨家這群老人兒真厲害,身體倍兒棒。估計平時太注重身體力行的鍛煉,再加上擁有強大的血氣,因此一個個的身子骨兒都非常結實。
話說林教授和沈盈跟著宋慈音,來到這座山林里已經大半天了。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山村,四五十戶人家,生活條件都不怎么好,但是安靜隨心。
在山村最深處的一座小木屋,就是那位寧家老奶奶的家。她在這里以鄉野醫生的面目出現,時不時幫村民們看看病,抓點草藥,有時候還類似于巫婆一樣給人家身上“畫符”。但是還別說,好多時候她的治療都見效,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很信任她,也相當尊敬她。
窮鄉僻壤的,能有個醫生愿意住在這里,是全村人兒的福氣。
只不過在當地沒有人知道她的年紀,只是聽老輩說她三十多年前就來這里定居,而且那時候就看起來有點老人的樣子了。
結果幾十年過去,大家都喊她“藥婆婆”,當年她治療過的垂髫童子也有的已經年過四十,誰也再懶得打聽什么過去,直把這位“藥婆婆”當成了本村的土著人。
三十多年來,藥婆婆治好了村里好多人,連隔著山的幾個村子也有來尋藥就醫的,倒也算是功德無量。
現在這位藥婆婆住的是一戶兩間的木屋,兩側一邊是個簡單的小柴房,另一邊是個小茅廁。外頭是個方方正正二十米見方的竹籬笆,圈起來的這幾分地留足了一條進屋的小道兒,兩側一邊種了幾株果樹,一邊種些蔬菜。只不過現在是春節期間,樹木只剩枯枝,菜地也暫時荒著,但卻依舊打理得整整齊齊。
“這地方真不錯啊。”林教授看了看竹籬笆外的山林,以及籬笆內這片世外桃源般的居所,仿佛心情都放開了。
宋慈音:“所以她來了之后就不愿走了,在這里更心靜。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后,很多事情都看淡了,更喜歡親近自然。”
事實上她此前在龍城北部的山谷里面,住的不也是這樣的環境。
至于說深居避世,其實和墨家那種行遍天下、播撒信念的行為準則并不沖突。人是會老的,這是誰都抗拒不了的自然規律,所以墨家也有內部的“歸養”規定,其實就是類似于社會上的年老退休。
意思是普通血裔到了六十歲,或者嫡裔、真裔墨者到了七十歲之后,其個人可以選擇歸養。而且墨家雖然主張節儉,但也會拿出一少部分款項來給這些奉獻了一輩子的年老墨者提供一些養老補助,具體細則就無所謂了。
當年宋慈音鏖戰圣教弘德殿大學士之后被傳隕落,其實就是事后受了傷,而后選擇了“半歸養”。也過問一些事情,但卻不怎么出手了,同時也幫助鉅子管理約束內部那些老資格的激進派。
至于后來這幾年,特別是年齡過了八十五之后,干脆就到龍城北部的山谷里住下來。原本準備完全歸養呢,只可惜鉅子聲稱老一輩人物確實難以約束,還請宋師叔繼續費心幫忙維持一下,宋慈音這才不得不挑起這個擔子。
當然所謂的“維持”也就是賣賣老資格,那些老家伙都給她這個面子,其余的事情也不怎么做。
至于這位“藥婆婆”就不一樣了,她年齡到了七十歲之后就選擇了歸養,這是完全符合規定的。雖然墨家當時也缺圖騰師,但是擋不住一個七十歲的老人鬧退休。
只不過就算她歸養之后,墨家時不時還是有人來找她幫忙繪制圖騰。直到這些年,中生代級新生代弟子都忘記了她,內部也有了新的一批圖騰師,所以能找她的也就只有宋慈音、廖師伯這些老輩兒了,而且次數極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