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
古盛的雙目逡巡,眸底忽然掠過一絲的驚訝,居然這么巧合,他看到了一個……略顯熟悉的身影。
“他怎么會在這兒……不對,不對,不是他,他應該沒有那么年輕才對,難道是……”
古盛的眼中閃過絲絲的色彩,嘴角帶上了一絲笑容,邁步走向了正準備來碼頭開貨的那一伙人。
“哎!那兒的幾個,快點動起來!”
“大早上的怎么回事,一個個沒吃飯啊!”
“快點,快點,開動了!”
……
清晨的碼頭已經有了不少粗布黃衣的苦力正在工作,一個個黑衣褂子的幫派人士正在喊叫監督著碼頭苦力,這些人都是本地幫派的外圍人員。
滬上作為民國時期首屈一指的國際性都市,租界眾多,碼頭也是熱鬧非常,這些位于黃浦江沿岸近海的碼頭,大多掌握在本地幫派的手上,就算是島國占據滬上之后,這種局面也沒有多少的改變。
滬上去年曾經發生過一場大變,島國飛機轟炸滬上,軍隊侵略中原,中原國民政府軍隊與其大戰一場之后不敵,一場席卷整個中華大地的國戰開啟。
這一戰打到了現在,南北兩方都未曾平靜下來。滬上被島國占據,島國存有蛇吞象之心,欲要以彈丸之地吞并中華大地。
這一戰對于中華大地來說是一場浩劫,原本的歷史上打的艱難無比。但是,古盛上一次過來的時候,留下的些許后手終于是派上了一些用場。
東北張大帥離開帝京之時遭遇埋伏爆炸,當場身死,之后島國開啟了侵略之始,張家少帥難以掌握局面,最終選擇撤讓東北三省之地。
關鍵時刻,本以下野,但又培養出文縣兵工廠隊伍的原直系吳大帥站出來主持北方大局,以文縣警備司令部精銳兵馬為核心,直系旗幟重現北方,東北直至北直隸一帶全部落入吳大帥之手,北方重現軍閥割據之局面。
彼時南方國民政府問題重重,內訌不斷,自顧不暇,在北方不曾易幟,仍舊高舉青天白日旗的情況下選擇了無視認栽。
這種情況持續數年,島國幾次欲要從三韓之地入侵東北,都被吳大帥精銳兵馬阻擋,一時情況格外復雜。
直至去年,島國見原本緩慢入侵手段無果之后,選擇了陳兵進攻,兵分兩路攻擊中華南北之地。
三韓之地進駐島寇瘋狂進攻東北及北方各省,島寇海軍轟炸滬上打開缺口滬上之戰會戰三月,國民政府敗退撤離,島國再進之后,及至金陵之地終于停下了腳步。
原來是北方的吳大帥在暫時打退島寇軍隊之后,派出援兵夾擊島寇大軍,終于是保住了這個六朝古都。
金陵保衛之戰后,島寇和中華之間的硝煙從來沒有停止過,因為中華積弱多年,尤其是海軍方面,更是幾乎沒有合格戰力,沿海一帶不論南北盡皆淪為島寇占據之地。
但是不論南北都矢志抗寇的情況下,島寇在華內陸進展緩慢,戰局膠著直至現在,局面更顯復雜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