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斧之下,無盡的洪濤火浪凝為一刃,摧枯拉朽一般沖破了眼前的一切,什么九宮八卦,在這絕對的力量面前都是笑話,直接架出了一條直通深處的光路。
“這……”
卓不凡看著眼前的一幕,既是駭然無比又是有些氣悶,駭然于古盛的強大,也非常想要扯著對方的衣領喝問,既然有這本事干嘛不早點用出來,非要等到他耗費元氣精血找出生路之后。
當然古盛是不會和卓不凡去解釋的,他提著燕王護著其她幾女直接沖入了萬劫之門深處,之所以還帶著燕王,是他有個別的想法需要印證一下。
天地盟主和傳說中的大神伏羲有著一些淵源牽連,而伏羲正是布下滅邪玄網的遠古大神,這萬劫之門的關鍵所在大智慧天球,也和伏羲息息相關,所以他將燕王也給帶上。
一群人趕路許久,這才來到了一個巨大的圓形空間,光線交織成網,沿內壁縱橫伸延。
空間頂部曲貼一個十字圖騰,底部是個漩渦雷池,周遭分布著三十三尊神態威武栩栩如生的神、魔、妖、怪雕像,此情此景只可渾然天成,非人力所能為。
巡目再看,多不勝數的雕像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虎魄懸浮于前,兇神惡煞碩大無比的蚩尤神像,這些神魔雕像不分正邪共聚于此環繞蚩尤雕像,正是在拱衛中間的蚩尤。
這些雕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天靈蓋盡均碎裂,他們生前都是蚩尤的對手,被他擊殺后將尸體制成雕像,以彰顯他的豐功偉績,亦是復活蚩尤后的需要面對的敵人。
蚩尤神像的上空,懸浮著一顆巨大的暗啞圓球,蘊含著濃烈化不開的漆黑,好似黑洞一般要吞噬一切。
這正是伏羲大神舍棄一切,用自己的神體、法相、神力結合十方俱滅化成的大智慧天球,亦是滅邪地網的核心。
遠古時期,伏羲得遇龍馬跨越天人之限成就大神而為天庭忌憚,其后玉帝派遣雷公電母誅殺伏羲龍馬,龍馬死后成就天神兵十方俱滅,因被雷公電母的行為所激怒,伏羲便以十方俱滅逆而伐天。
十方俱滅包含陰陽、八卦的力量,兩者相生互濟,可衍生不同的大自然威能。伏羲得獲神兵異力,初顯鋒芒,以離卦引出天地之火,施展離火燎天奇招,威力足以焚天煮海,瞬息之間戰敗雷公電母,其后更是殺敗太乙真人,憑借十方俱滅殺得眾神潰不成軍,越是施展越是對陰陽八卦理解透徹,一人殺上九重天。
關鍵時刻,九天玄女出現勸阻,帶領伏羲前往九重天之外的域外星空,來到天機法網外讓他感受到了元始天魔的邪惡和強大,感受到了它那滅世的決心。
域外星空一行,伏羲明了了天庭眾神的職責是鎮守天機法網,不讓元始天魔脫困而出,但是龍馬之死加上天神胡為依舊讓他內心不岔,因此才訂下苛責的天規法條,這才諒解了他們。
伏羲感受到元始天魔魔氣不停的滲透出天機法網,明白終有一日它會脫困而出,世間美好將不復存在,因此便心存滅魔救世之志。
伏羲法相攜帶天神兵十方俱滅返回肉身,借助領悟的陰陽八卦之理,很快便突破真神級的瓶頸證得大神果位,成為天地間頂級的強者。更是根據十方俱滅創出完整的十方奇招,分別為離火燎天、地水破軍、乾坤巽風、坤侖斷獄、震雷霹靂、澤地歸元、地轉星移、終日乾乾、天滅地絕和十方俱滅!
伏羲深深體會到與天為敵,擾亂天機非人應為,于是運用陰陽八卦玄術,以天神兵威猛在大地布下十方奇陣。若有人沖擊天機法網,妄窺天機,寧愿滅絕十方也不愿天魔再世為患,故卦令神兵被命名為十方俱滅。
伏羲越強大越能體會到元始天魔的恐怖,擔心十方奇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失去運用。于是舍棄自身神體、法相和修為結合瑤池金水化作大智慧天球作為十方奇陣的針眼化為滅邪地網與天機法網遙相呼應封印天魔,阻止魔氣外泄。
伏羲更是借來天神兵驚邪,以它無窮無盡的雷電能量作為滅邪地網的動力源泉,以大智慧天數推算調整法網和封印魔氣,確保萬無一失。
上古年間蚩尤稱霸時期,蚩尤在了悟日后身死之事后一直尋找破局之法,機緣巧合發現了大智慧天球的所在,參悟之后便是以此為核心布下了萬劫境域,等待復活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