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江寧郡城。
江寧郡城,宜城往東三百里,二三十里長寬,足納百萬之眾。作為江寧郡的核心,靠近東海,‘禹揚大運河’從城內而過,商業極為發達。
大延山之變過后,青湖島全線退避收縮,這才數年的時間幾乎就將精銳完全抽回青湖郡,除卻江寧郡之外的其他各郡由此也開始動蕩了起來。
這個時候,在大延山之變過后迅猛發展的歸元宗便是步步蠶食,一點點的取代了青湖島原有的位置,進行著對揚州全郡的維穩工作。
當然,明白人其實都知道,歸元宗的情況也有些不妙,或者說是相當的尷尬。
揚州原本的第一大勢力青湖島退讓諸郡,收縮青湖,儼然是讓出了霸主之位,但他們退避的卻并非歸元宗,而是和歸元宗有著一些淵源的另外一個勢力。
揚州江寧郡宜城滕家莊,原本只是江寧郡大延山腳下一個普通的莊子,但是在近十年之前,虎盟之主滕青虎一人獨戰白馬幫,數日之內屠滅萬余賊匪,讓整個宜城境內煥然一新。
這之后滕青虎雖然連續數年了無音訊,但虎盟的威勢卻未曾衰弱,這卻又因為另外一個人。
歸元宗執法長老,歸元宗宗主諸葛元洪的親傳弟子兼乘龍快婿,被譽為九州五百年來第一天才,十七歲的先天強者滕青山。
滕青山乃是虎盟盟主滕青虎游歷天下之后,宜城虎盟的實際掌控者和第一強者,正是他穩定住了虎盟初立那幾年的局勢,甚至說起來,在虎盟的實際威望他還要更強于少有直接參與管理的滕青虎。
大延山之變,消失數年的滕青虎再度出世,從當年的雙榜魁首,先天之下第一人,一躍成為了世間絕頂,一人威懾九州八大派的絕代強者,正是由于他的出現,青湖島選擇了妥協認輸,全線收縮。
滕青虎威壓九州,宜城虎盟自然水漲船高,但是虎盟畢竟新立,底蘊不足,青湖島讓出揚州多郡,虎盟沒有足夠的人手,還得拜托歸元宗幫忙看顧。
但是這樣子一來,歸元宗的地位和形勢就顯得極為尷尬了,歸元宗的高層,宗主諸葛元洪和虛境老祖武長老自然看的分明,知道這其中的利害,但是中下層甚至部分高層卻有些別樣心思。
這就好像原著當中形意門和歸元宗的分歧,歸元宗認為滕青山是歸元宗的長老,為什么又要再開一門,而形意門看歸元宗那些人也不舒服,覺得不通內家拳的歸元宗門人根本算不得滕青山的門徒,沒資格享有滕青山帶來的好處。
現在的虎盟和歸元宗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歸元宗的人覺得吃虧,費勁幫別人辦事,而虎盟的人則覺得本應該屬于自己的地盤被別人占了,實在是相當不爽。
這種想法不僅僅是下層有,就連歸元宗的高層,先天執法長老當中也有不一樣的聲音,有些長老覺得,他們歸元宗也有虛境,沒必要聽從那滕青虎的叮囑,按照別人的想法辦事。
這些不同的聲音,作為歸元宗宗主的諸葛元洪自然知道,他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甚至有些激進的門人暗地里稱呼他胳膊肘往外拐,不配當歸元宗的掌門人。
實際上諸葛元洪也是倍感無奈,作為歸元宗的當代宗主,他也希望能夠將歸元宗發揚光大,但他更不愿意歸元宗和虎盟滕家莊反目,不是他怕事還是什么,而是他看的更遠,比誰都更清楚,這個時代不屬于歸元宗,而屬于原本的虎盟,現在的形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