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寫的新聞稿里面,甚至連孫長輝的名字都是直接提了出來,并且推斷幕后主使可能就是88師的師長孫元良。
包子文在自己的新聞稿里面,不僅僅痛批了孫長輝這種無恥的行為,同時也高度贊揚了秦川,將他稱作是拱衛上海閘北陣地的英雄。
上海大公報的編輯看到了包子文的新聞稿,便向他確認道:“子文,你確定要將這篇稿子發出去?你就不怕····”
包子文胸膛一挺道:“前線的將士們死且不怕,我又何懼?他們還能兇過殘暴的日軍嗎?”
聽到這話,他的編輯那僅存的一些文人風骨,也讓他點頭道:“好,那我馬上安排印刷。”
經過后半夜的加班加點,包子文的新聞稿被成功的刊登在了第二天的《上海大公報》頭版頭條上,在報紙上面,還配了一張照片。
那是秦川帶領著手下的士兵們,沖向平安街日軍的場景。雖然畫面有些模糊,可是那一個個決絕的背影,卻帶著極強的沖擊力。
很快,這些報紙便被搶購一空,報社只能連續加印了三批。
秦川和三營的名號,很快便傳遍了整個上海。
在蘇州河的南岸,在下午的時候,甚至出現了一些民間團體,高舉著旗幟在南岸,為北岸作戰的士兵們加油助威。
秦川站在高處,用望遠鏡看著北岸的老百姓,不知道從哪里弄過來一個羅國對和舞獅隊,竟然開始在那邊敲鑼打鼓,還舞獅。
只是可惜他們喊得都是上海話,秦川在那里聽了半天,愣是一句話都沒有聽懂。
報紙上的內容,不僅僅震動了上海的那些市民,國黨的一些高層,此時也已經在拿著報紙閱讀了。
雖然說秦川的部隊這一次很給他們長臉,但是包子文在里面痛批的孫長輝,以及可能是幕后主使的孫元良,此時卻也成為了眾矢之的。
甚至已經有一些學生開始游行抗議,要罷免了孫元良和孫長輝兩人的軍職。
“達令,今天《上海大公報》的報紙你看到了嗎?”宋美齡走到蔣委員長的旁邊,柔聲問道。
此時委員長正端坐在辦公桌之前,手中拿著的正是今天早上剛發布的《上海大公報》
委員長抬起頭來,看向自己的夫人道:“我都看了,孫元良一大早就打電話給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我聽說,上海有不少的市民和學生,已經開始上街抗議了,這要如何處理?”宋美齡問道。
委員長笑著搖頭道:“你啊,總是將這些事情看得太重,抗議只是一時的,日軍的炮擊一開始,他們就會乖乖的回到各自家中了。只是孫元良這一次做的確實不太對,我已經在剛才的電話里警告了他,讓他務必以大局為重,切勿謀取私利。
他是黃埔一期的學生,是我親手帶出來的。現在黃埔一期的學生,有多少已經戰死沙場,又有多少已經投共。還能用的,也就是那么幾個人了。”
宋美齡道:“那就好,現在前線戰士緊急,可不能讓戰士們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