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平安街幾處殘存的高樓上面,裝備著小型彈射器的士兵們,正在調整著彈射器射擊的角度。
他們的彈射器都是系統所贈送的,一共十架,兩個人便可以進行移動。
在昨天的時候,秦川便對這些彈射器進行了實驗,發現這些彈射器,可以將一個兩公斤重的燃料瓶,投擲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離。
這樣的距離相比于擲彈筒和迫擊炮已經算是很近了,如果是野戰的話基本無法發揮作用。可是在這種大多數時間都是短兵相接的巷戰之中,這種彈射器卻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彈射器小隊的小隊長郭熙勝,此時揮舞著手中的令旗,高喊道:‘彈射器準備!!裝填!!’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那些在樓頂上的士兵們,便紛紛將彈簧拉到底。而后將點燃了的燃燒瓶,直接塞到了發射筒之中。
通過彈簧的彈射,彈射器會將這些裝滿了酒精和凝固汽油的瓶子,彈射到目標區域。
“發射!!”郭熙勝大喊一聲,手中的令旗便直接劈了下來。
“DuangDuangDuang!!!”
一陣陣整齊的彈簧彈射聲音,直接就將發射筒里面的燃燒瓶發射了出去。
這些燃燒瓶里面,有足足兩升的凝固汽油和酒精,在落地之后,便會隨著玻璃瓶的破裂,而對直徑四米的區域造成殺傷。
第一輪十枚燃燒彈,直接便發射到了此時還在那里趟地雷的日軍士兵頭上。
他們很多人都還在小心翼翼的低頭看著腳下,卻沒有想到敵人的攻擊,此時竟然又從天而降。
“啪啦!!砰!!”
玻璃瓶在落地之后,便直接破裂。燃燒著的酒精和凝固汽油,在玻璃瓶破裂的瞬間,便迅速的向四周蔓延。
幾個倒霉的日軍士兵,頓時就被那些濺射出去的火焰沾染上,變成了一個個火人,在地上瘋狂的打滾兒著慘叫著。
如果是沾染了燃燒的酒精,那其實還算是運氣比較好的,可以通過翻滾和拍打來熄滅身上的火焰。只要不是渾身都被點燃,便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可是那些身上被燃燒的凝固汽油給附著上的日軍士兵,顯然就沒有那么的幸運了。
凝固汽油,其大部分的成分都是膠狀汽油。這種汽油是由哈佛大學的一群化學家所研制出來的,主要是環烷烴的鋁鹽和棕櫚酸的混合物,加入可燃物質使其膠質化。
曾經有一位在非洲戰亂地區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的中國醫生,對凝固汽油彈爆炸之后的慘像進行了以下描述。
“凝固汽油彈爆炸后,飛濺到人身上便像是豬油膏一樣,黏稠耐燒。如果人用手去拍打,則會讓火焰越大。如果是在地上翻滾,旁邊的人要遠離著火者,否則很有可能會被甩飛出來的燃燒油塊所傷,形成二次傷害。”
除此之外,因為凝固汽油里面加入了很多化學助燃劑,在人體表面燃燒之后,便會殘留大量的劇毒化學物質。通過燒傷創面的開放性窗口,進入血液,造成受傷人員的血液中毒,讓其在痛苦之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