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還有幾枚迫擊炮彈,甚至因為發射的角度太低了,直接飛過了四行倉庫,落在了后方的蘇州河之中。
伴隨著炮彈的爆炸,蘇州河原本平靜的河面上面,頓時被炸起來巨大的水花。一些河水中的魚,也是被炸彈直接炸飛到了岸上。
這一幕可是將不遠處觀摩作戰的松井石根給嚇壞了,因為那枚迫擊炮彈,只要是再往后飛個十多米,就能夠直接炸到公共租界之中。
“命令迫擊炮部隊,只能發射煙幕彈,不準發射高爆彈!”松井石根立刻說道。
這個時候,日軍已經沖到了街道上面,不過剛剛在街道上面沖出去不到十米的距離,便被猛烈的火力,給重新壓制了回去。
在街道上,再次留下來了幾十具的尸體。
日軍十分的無奈,因為街道上沒有任何可以掩護的東西,而他們的重機槍對于倉庫內敵軍的壓制能力也十分有限。
這么一輪攻擊下來,他們連四行倉庫的邊都沒有摸到。
松井石根也知道,這樣進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也未必能夠將四行倉庫給打下來。
所以他馬上就命令日軍部隊,暫時停止進攻。
“你們立刻尋找一些鋼板,用來當做防彈板。”松井石根道,“同時找一些竹竿,在竹竿上方捆綁上炸藥,利用防彈板規避敵人火力,而后使用竹竿將炸藥塞到他們的射擊孔,還有二樓窗戶里面。”
“是!!師團長閣下!!”那個日軍士兵立刻高聲道。
這么一下午的進攻,日軍便丟下了四五十具尸體在四行倉庫前面的街道,但是他們的人卻連四行倉庫的墻壁都還沒有摸到。
這樣的戰果,讓周邊觀戰的上海百姓們也是大受鼓舞,很多人甚至還在那里大喊著打得好。
夜幕降臨,距離四行倉庫不遠的新垃圾橋,一些外國的記者,開始順著三營和一營士兵堆積的那些沙袋,進入到四行倉庫內部。
這是委員長準備的一手,因為這一次的孤軍堅守,原本就是出于政治目的。如果不將這里的戰況,通過這些外國記者,宣揚到國際上面去,那還用什么去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呢?
來到四行倉庫的記者,有英國《泰晤士報》的,也有法國路透社的,還有一些是美國記者。
這個記者團的規模不小,用于政治宣傳效果絕對會很好。
那些記者進入了四行倉庫之后,便開始對里面的指揮官和士兵進行采訪。
一個英國女記者,采訪著四行倉庫作戰的總指揮謝晉元道:“謝先生,聽說這一次參加作戰的士兵,其中有一支是在上海地區創下輝煌戰果的三營,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呢?”
謝晉元說道:“沒錯,這一次堅守四行倉庫的,主要就是我們團的一營和三營。其中三營的戰士們,作戰尤其勇敢,他們的營長秦川,更是我軍之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