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很認真的答道:“是因為放進嘴里后拿不出來,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嗯?為什么會拿不出來?”
“我……我不曉得……就是拿不出來。”
“拿得出來。”
“拿不出來,我們老師說的。”
“從理論上來說,能放進去就能拿出來。”楠哥給弟弟講起了道理,“你看這燈泡是很圓潤的,能放進就證明大小夠,就算拿不出來也肯定是因為不夠潤滑,加點油就能拿出來了。”
“我們老師說……”
弟弟還沒說完,突然睜大眼睛,驚醒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然說錯了話,便立馬捂住嘴巴,一臉擔憂的看向姐姐。
姐姐也看著他,與他對視。
沒多久,姐姐便低頭打量起燈泡來,又把嘴巴張開,伸手摸了摸,似是在估量大小。
十分鐘后。
吃了不少菜籽油也沒能將燈泡取出來的楠哥一臉木然的坐在客廳,嘴巴鼓著,露出半個燈泡尾巴。面前圍著很多人,整個老李家的人都聚集在這里了,最老的已經七十多了,最小的才幾歲,黑壓壓的一大片,聲音甚至蓋過了電視機。
有人焦急的討論著對策,有人恨鐵不成鋼的斥罵她,也有人在取笑她,最可惡的是還有人舉著手機拍照錄像。
楠哥來回轉動著眼睛,打量著他們,一句話也不說。
當然也說不出來。
但是她內心是平靜的。
甚至還在納悶:為什么會取不出來呢?
終于,一家人決定把她送去鎮上的醫院,由今晚唯一沒有喝酒的四叔開車送她去。
四叔在部隊任職,車技彪悍,然而夜晚的村里人多車也多,路本就窄,還擺了許多小攤子,還沒出村就堵上了。
奶奶心疼孫女,快步上前:“大家快讓一讓啊!我孫女趕著去醫院!”
老李家可是村里的大戶,威望又高。
這一聲可不得了。
飯后散步的、出來買燒烤的、就住街邊上的、剛約好人準備去村后頭跳廣場舞的……一群鄉親父老霎時就圍了過來,透過并未貼膜的車窗將關切的目光紛紛投向楠哥。
楠哥:……
依舊一臉木然。
鄉親們的關懷是真摯的,鄉親們的行動是迅速的,鄉親們臉上的笑容也是純粹的。
影響交通的小攤被迅速撤回屋內,對向的車被李冰叔叔指揮得靠了邊,向來吝嗇的張蘭阿姨搬開了門口的石頭、罕見的主動讓路過車輛開到自己的街沿上來,前方的車也被翠晴阿姨拍著引擎蓋叫開快點……
道路瞬間就通暢了。
不然怎么說遠親不如近鄰呢。
楠哥扭頭看向窗外,窗外的人也都看著她,目送她離去。
這個時候想做出多余的表情也不太容易,臉已經被崩得有點酸痛了。
嗯嗯唧唧了幾聲,話也說不出來,楠哥只得摸出手機,打好字拿給四叔看:去市里的醫院吧,然后我就不回來了
四叔點頭,哈哈大笑:“理解理解。”
“唔唔唔……”
“說什么?”
“唔唔唔……”
“開快點?別說話了。”四叔繼續笑,一邊笑一邊用余光瞥她,“我看你呀就是嘴太小了,要是嘴大肯定不會被卡住,像我嘴巴這么大就不會被卡住,所以說嘴巴大還是有好處的。”
“……”
楠哥瞥了他一眼,嘴巴確實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