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各人在士兵的指揮下,排好隊領過碗筷,無論大人還是孩童,一人分到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姜湯。
當他們將碗里的姜湯喝到嘴里咽下后,感覺分外的舒服,被暴雨淋濕的身體也有了些許力氣,體內有了熱量自然也就有了力氣,又見那些士兵態度和善,這懸著的心也終于安了下來,開始各自小聲說起話來,帳內也終于有了活人的氣息……
“仁義啊,不知這位你們是何處的義軍,老頭定會永遠銘記于心間……”
那位老丈喝下姜湯后,來到那分湯的士兵跟前欠身對他問道。
士兵聞言,自豪的挺起胸膛,對他說道:“我等是遠東前軍都督劉策麾下的邊軍將士,此次奉命入關前往河源掃清叛逆,路過涿州之際,軍督大人見各地生靈涂炭,實乃心有不忍,這才決定布施慰藉爾等,你等要謝就要謝我們軍督大人,是他救的你們,這幾日我軍中你們這樣的百姓已有數千多人……”
“遠東?軍督大人”老丈聞言一怔,“好幾千里路啊,你們就是這么走來的?”
“這算什么?”另一名士兵笑道,“我等無論是戰兵還是輔兵,皆以能日行百里不落隊,區區幾千里路何足掛齒?”
老丈聽到那士兵的話,再見他那神色不似在作假,心下頓時一驚,作揖之后倒退著回到自己之前棲息之地仔細回味著剛才二名士兵的話,再見這些士兵神色剛毅,定是久經軍伍的老兵,不由嘆了口氣,暗道句好兵……
這時,老丈邊上一名中年男子長呼一口氣說道:“媽的,這日子真是過不下去了,那個祖蔽真不是個東西,我兩個兒子都被強征上了戰場,家里所有糧食也被搶走了,若不是聽說這軍營分糧,怕全家都熬不下去了啊,唉……”
另一名男子聞言也說道:“是啊,這群遭天殺的,我兒子才十五歲,就被拉去打仗了,這個祖蔽真的是罪該萬死,家里就連一口紅薯都沒有了……”
還有一名婦孺抱著自己幾歲大的孩子也說道:“我也是這樣,我男人被他們抓走當了兵死活不知,家里的地又沒人種,那些地主士紳又成天沒完沒了的催租,活不下去,真的活不下去了,這日子什么時候才能到頭啊,都快逼的要去討飯當流民了……”
恢復了力氣的百姓,在帳內各自為這段祖蔽稱帝時日的遭遇相互傾訴,各個都是面如死灰一般,眼里看不到任何一絲的希望,有的只是哽咽抽噎不停的在帳內回蕩……
幾名士兵望著帳內眾人的神態,沒有說一句話,而是大聲喊道:“手里的碗筷都收好了,最多半個時辰會有熱粥送到,你們也別瞎想,先吃飽再說吧……”
士兵的話讓這些百姓心里有了片刻安慰,心道這位軍爺說的沒錯,先吃飽在說吧,如今這年頭走一步算一步吧……
“這位軍爺……”就在幾名士兵戴上防雨斗笠推著車子要出帳的時候,一名年輕的婦人拉住了其中一名士兵的褲管,怯生生地問道,“這位軍督大人什么時候離開啊?能不能帶上我?我什么都會干,只求給我跟我的孩子一口粥湯就行……”
那士兵見婦人一臉期待的模樣,嘆口氣說道:“你們就先放心呆在這里吧,至于以后怎么樣,軍督大人他自有安排,都別瞎想了,會過去的……”
說完后,他和其他士兵推著車步入了帳外,頂著暴雨前去覆命了,留下一營百姓各自訴說著連日來的遭遇……
百姓永遠都是權力斗爭下最為無辜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