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覆聽完法鞅的論述,搖頭說道:“先生此言,是否太過嚴苛,大周就是因為輕民才會導致這樣的局面啊……”
法鞅義正言辭地說道:“不,楚王錯了,大周是因為不夠輕民才會導致眼下局面,
試問如果百姓在自己所處環境各個閉塞視聽,收不到外界消息,只能有朝廷頒發旨意為核心,那么他們還會反么?”
黃覆想了想,還是有些無法接受法鞅的話,提出了自己的憂慮:“但這樣的話,誰來為本王治理江山?本王雖是一介粗人,但也知道治國需要各種人才啊……”
法鞅說道:“楚王所言甚是有理,而之前所言正是為楚王提供源源不斷人才治下了前提。”
黃覆蹙了蹙眉宇,十分不解。
法鞅道:“既然百姓,無論士庶,所有上升渠道都被封死,他們想要出人頭地就只有取悅楚王,
當然,草民的取悅并非阿諛奉承之輩,楚王可以給他們制定一條改變命運的渠道,比如可以戰場搏殺換取自身富貴,
無論從軍前他們是庶民還是士族,皆以軍功論高低,違反軍紀濫竽充數者必須予以嚴懲,
再比如想要入朝為官就必須經由楚王親自審核,確定他們確有才華且無龐大背景并對楚王忠心耿耿方能予以錄取,
總之,草民所提一切建議,皆是為了楚王您將來的國度能經久不衰,相信草民所言執行頒布治下律法,大楚不出二十年就能問鼎整片中原!”
“好!”黃覆大喝一聲,起身對法鞅說道,“太好了,本王與先生真是相見恨晚,如若先生不棄,請隨本王左右,等本王取下京師,定封先生為丞相,替本王擬定律法,治理這萬里山河!”
法鞅聞言,對黃覆拱手一拜:“多謝楚王厚愛,草民愿肝腦涂地,永忠與楚王!”
法鞅所言的建議跟當初鄔思道與姜澤在遠東總督府所談的幾乎如出一轍,只不過法鞅的建議更加霸道,水平比姜澤更高。
姜澤主要針對普通百姓,鞏固世家在民間的地位,而法鞅則是無論士庶一視同仁,想要上升改變窘迫處境,就只有為皇權服務一條路,可以說是姜澤的強化版本,也更加的體現法家無情。
誰都不清楚法鞅的建議一旦落實會是一副怎樣的局面,到底能發展出怎樣的潛力,是強盛還是毀滅?
劉策的律法是為對付不法之徒,保護遵紀守法的軍民所立,而法鞅的律法則是完完全全的馭民之術,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中央威懾力(這點和劉策幾乎一致,區別是中央集權和皇權至上兩個看似相同,實則南轅北轍),弱化百姓在王朝的影響力,說到底就是專為皇權服務的傳統封建體制。
相比與劉策同樣以“法”立世,法鞅口中的“法”會跟劉策的“法”產生怎樣的強烈沖突?而百姓一旦得知兩者之間的區別,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這一切目前還是一個謎團,必須要要等神都城破之后才能知曉答案,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只是率先打破京師僵局的到底會是哪一方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