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靜這句話又回到了討論的主題上,沒錯,三省經濟要恢復需要的錢和人力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目前京畿和北地以及雍州各地的投入已經讓劉策治下的財政有些入不敷出。
封建社會想要恢復地方經濟,首要就是秩序,沒有良好的秩序一切無從談起。
當然,恢復秩序對劉策這個穿越者,加上多年血戰得出的經驗來說,難度不大,唯一突破口就是糧食,能解決數百萬人數月溫飽的糧食。
只要有了糧食,百姓才能安然開始恢復農事生產,生活才能漸漸恢復到正規中來。
這個難題只能由自己解決!
思索片刻后,劉策說道:“本王倒是有一個想法,目前北地各處逃難的流民過多,不妨讓那些無根的流民遷徙到三省擴充勞動力,也好加速恢復元氣,
至于錢糧問題,本王打算把部分鹽鐵貿易交給商人去做,條件就是有他們來出錢解決這一難題。”
此話一出,許文靜、鄔思道同時一驚。
劉策治下的鹽鐵目前都是官營模式(當然,漢陵商會被華麗麗的無視),每年為劉策提供了過三成以上財政開支,說句實在話,劉策的財政收入大部分時間都是由鹽鐵業和劫掠士家大族以及塞外貴族所支撐,如果把部分鹽鐵收益讓出去,那豈不是……
劉策止住了鄔思道的動作,繼續說道:“大家都明白,鹽業這塊幾乎是一本萬利的生意,而本王若一直把持著這份產業一點都不放,
時間一久必出亂子,該放手的時候也該放一些,畢竟有句俗語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鄔思道嘆道:“可是漢王,鹽鐵這片可是我們重要的財政收入啊,若轉給商戶們,就怕……”
“就怕我們財政收益變少了對么?”劉策笑道,“鄔先生啊,鹽這東西是禁不了的,就算我們一直把持著,也會有私鹽販子絡繹不絕的參與進來,不如賣個好,把部分利益讓出去,何況賺錢的行當不該只停留在這一點,真正賺錢的可是技術專利啊……”
“技術……專利……”鄔思道有些不解其意。
劉策沒有解釋給他聽,實際上,鹽鐵這塊他也早就想要讓出部分利益給鹽商和礦主了,如果一直由自己把持著,誰會知道幾十年后自己治下那幾座工廠會不會以為缺少競爭力變得臃腫不堪,成為巨大的包袱。
畢竟長時間的壟斷,注定帶來骯臟的**。
只有良性的市場競爭,才能讓一個行業煥發無限活力和上進心,把技術水平上升到一個全新的臺階。
同時,劉策也有意要培養一些民間巨賈寡頭,類似前世范德比爾特、卡耐基、洛克菲勒這樣的實業大亨,畢竟這些人可是推動了整個世界的格局影響至今。
“好了……”談完關于荊楚的問題,劉策正色說道:“如今南北對峙局面已經形成,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會暫停對黃覆用兵,不過汝州既然已經收復,也方便了與姜家的聯系,
趁這段時間我們該做的就是把北方的局勢徹底穩住,本王建議,西通蜀地,聯合魏國,北拒胡奴,內修朝綱,爭取早日讓神州大地恢復他該有的生機,
也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中原,已經不是那個孱弱不堪一擊的腐朽時代了!”
太極殿眾人齊齊起身拱手,劉策的話讓他們心中充滿無限憧憬,激動不已。
(第三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