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當場大罵魯闕這群人敗家,上千萬銀元砸下去就鼓搗出這么個半生不熟的東西有什么用?還不如多點實惠,把廠房幾口煉鐵的鍋爐的產能再提升一下,爭取今年能過三十萬噸鐵料的大關。
整個遠東已經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利益體系,以劉策集團為中心,發展到各行各業,概括到了幾乎所有遠東各階級,包括塞外異族的利益。
這些年來,得益與高科技工業化帶來的紅利,遠東有一億五千萬人口享受著眼下前所未有的舒適生活環境。
其中很多人已經不再局限與日常生活物質所需,百姓大多有閑錢去享受精神生活,因為生活富足物價平穩,導致遠東商業規模比姜潯在時更加發達,士族與庶民之間的矛盾也因為紅利的合理分配緩解在一個安全的水平線上。
久而久之,士庶之間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共同利益,那就是和平。
只要有戰事,遠東士族和百姓都會主動支持漢軍贏得勝利,這支持可不是口頭精神上的,是實打實的物質支持,唯有和平才能享受太平,這個道理在久經戰亂的遠東萬民心中根深蒂固。
其次,由于工業產品銷售海內外帶來的可觀利潤,讓無論是士族還是平民都同樣富裕起來,自然是想著遠東署衙能繼續加大在工業原有科技基礎上的更新投入。
所以,蒸汽火車的問世擠占了天價經費,自然是會遭到百官上下一片叫罵聲。
不是這些官員沒有遠見,只是這蒸汽火車實在是太“前衛”了,前衛到了自己根本不知道他有何用的目的。
不過話說回來,初步實驗階段的火車性能確實難以啟齒,滿載三十噸貨物的火車時速也就五六公里左右,遠不如快馬在平地上直行快,還沒有那諸多道路限制,這么一搞自然是遭到遠東上下一致反對,甚至上報到了長安,一時引起轟動。
遠東百官本以為劉策知道這消息后,會下令停止研發火車,可誰都不曾想,劉策的回信居然是對魯闕以及科技司官吏的高度肯定,并加大投入研發經費,讓人是大跌眼鏡。
劉策給出的理由是:蒸汽火車目前在實驗階段,一切問題不能光看表面,就比如火車雖然一個時辰僅能前進二十里,還沒有人馬走的快,但請注意,人馬體力有限,不可能十二時辰都在運動,而火車只要能源充沛,可以日夜不停歇的運動,細算下來一日一夜可行二百四十里,孰輕孰重還不清楚么?
有了劉策的支持,科技司的人員自然是懶的理會那群“目光短淺”的“野蠻人”,繼續加緊研究火車的性能。
終于實驗第二階段攻破,就差實地驗證,魯闕等人是費勁口舌才從那摳門的官署處批準了蒸汽火車的實驗。
只是,這一次,蒸汽火車實驗,卻是批準在阿蠻山,言是蒸汽火車噪聲太大容易擾民,還有煙囪的黑氣容易污染環境。
這倒是與魯闕的想在遠東各省修建鐵軌通車大相徑庭。
但終歸是批準了,為了節約成本,除了必要的技術人員外,修建鐵軌的苦力自然是落到了那些囚犯身上,足有三萬囚犯忙碌在蠻山這一片長達八百里的荒野上,爭取在明天夏季前竣工通車。
而蠻山監獄這邊分配到的任務是要修建一個火車站,這任務自然歸囚徒來做。
林子華不知道什么火車,也不知道自己在這里忙碌的意義何在,只知道想要活下去,想要提早出獄與家人團聚,就必須按時完成每日的任務。
他掄起斧頭,使出吃奶的力氣砍向一棵被凍的僵硬至極的大樹,心中期盼著能迎來自由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