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套理論,是從哪兒學來的?”岳不群道。
“就是從書上學來的呀!儒家十三經,不就是講這個的么?”唐惟一道。
“越求越不靜?”岳不群沉吟。
“求靜的那顆心,不就是妄念么?”唐惟一眨眨眼,“心是活的,以求靜之心,強自靜心,這顆靜下來的心,又怎會是真正的靜心呢?心不動,就是死了!”
“你這理論,有些新穎!”岳不群蹙眉,“還有什么想說的么?”
“如今是哪位天子在朝?”唐惟一道。
“弘治天子!”岳不群微愣,道。
“哦!”唐惟一會意,陽明子與正德帝同一時代,如今弘治皇帝在位,恐怕陽明子仍是那個信佛崇道的陽明子,龍場悟道尚需好些年景。
“你認為,怎么才叫煉功?”岳不群知二弟子乃海外歸來,其手中恐怕存有宋時古籍,對修行可能會有獨特見解。
“當然是去惡了!”唐惟一道。
“師父,二師弟說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令狐沖貼近師父耳側,低聲道。
“去惡?”岳不群蹙眉,“既然你懂修行之法?為何要拜入華山?”
“弟子只會理論,具體的煉氣之法,還是不太懂!”唐惟一搖頭,“弟子知道的,都是儒家的修行法門,而縱觀中原武林,師父的君子劍之名,那是如雷貫耳,華山派自然是弟子唯一選擇了!”
“是這樣么?”岳不群心中暗爽,此二弟子,非是因我華山派之名吸引來的,而是因我君子劍之名吸引來的,此認可之意,讓人油然心生喜悅。
“當然了!”唐惟一重重點頭。
“即是如此,我便不強逼你煉武了,早飯過后,我傳你呼吸吐納之術!”岳不群道。
“多謝師父!”唐惟一欣喜道。
“嗯!”岳不群懷著心事,返身回了煉功處。
“我覺得……有些不對勁!”令狐沖略顯懵逼。
“大師兄,你去煉功吧,不用管我了!”唐惟一斜睨一眼,“我要四處溜達溜達!”
“二師弟,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呀?”令狐沖拉住唐惟一手腕,“你跟師父說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唐惟一無奈,“意思就是,良知是修行的基礎,是人生來便有的,只不過后天被**蒙蔽住了,只要為善去惡,就能恢復良知本體,自然就達到功夫的最高境界!”
“為善去惡就是修行么?”令狐沖馬臉微怔,“不是打坐煉氣么?”
“你是沒明白修行的根本,為什么靜心?是因為只有恢復良知本體,才能真正靜心,在這種情形下,呼吸吐納才會出真功夫!打坐靜心,只是刻意營造良知本體的狀態,然后利用這種狀態出功夫,但是,如果你恢復了良知本體,隨意呼吸都是真功夫!”唐惟一道。
“你的意思是說,只要我恢復了良知本體,就等于無時無刻都在煉功?”令狐沖道。
“沒錯!”唐惟一點頭。
“為善去惡就能恢復良知本體?”令狐沖蹙眉,“難道我還要專門去行善么?要是遇不到能讓我行善的事,豈不是功夫都不能修行了?”
“去惡就是行善!”唐惟一笑了笑,“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即是至善的,只要將惡除去,便至至善之境界,無需單發一個善心!”
“我好像明白了,你說的這個,好像是只約束我自己的!”令狐沖恍然道。
“修行,可不就是約束自己么?約束別人,那便入了歧路,可謂魔道矣!”唐惟一道。
“原來如此!”令狐沖點頭道。
“大師兄,還有什么事沒有?若是沒有的話,我就該去溜達溜達了!”唐惟一道。
“沒事了,師弟你去溜達吧!”令狐沖松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