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風者”正好滿足他的要求。
“控風者”和“反重力漂浮”結合之后,就成為了非常優秀飛行能力。
不僅如此。
“控風者”和火焰類異能也有聯動效果。
在D3實戰訓練場的時候,那一場威力震撼的火龍卷,就是控風者和火焰異能結合后產生的效果。
至于萊斯特最后一種星槽特性,目的性也很強,就是為了配合“深空烈焰”做的選擇。
“深空烈焰”雖然強,但火焰都有一個弱點,那就是沒有實體,遇到風就被吹飛了。
因此,正常的火焰異能,攻擊距離很有限。
然而,配上“火焰實體”這個星槽特性,“深空烈焰”就發生了質變。
萊斯特可以凝聚出流星般的火球,和烈焰長矛,應該就是這兩種異能配合的結果。
只是一份簡單的覺醒者資料。
方源卻看出了一位戰爭級的發展路線。
每一種星槽特性的選擇,都有明確的目的,可以說沒有一種星槽特性是沒用的。
“反重力漂浮”和“控風者”可以聯動,“控風者”和“深空烈焰”可以聯動,“深空烈焰”又和“火焰實體”可以聯動。
一環扣一環。
可以說,萊斯特就是一個幾近完美的戰爭級模板。
這也是自身覺醒異能決定一生命運的原因。
如果一個覺醒了探查類異能的覺醒者,非要走超級戰士路線,那么他吸收的星槽特性,就無法和他自身覺醒的異能產生聯動效果。
這種自身異能和星槽異能無法聯動的覺醒者,遇到萊斯特這種幾近完美的戰爭級模樣,拿什么打?
……
方源看完萊斯特的資料之后,把紙放到下面,開始看張伯倫的資料。
姓名:張伯倫
星力等級:Lv.10
屬性:力量129、敏捷、體魄127、精神103
超能特性:星力分身
星槽特性:分子切割、中級敏捷強化
紙上記錄的資料,和之前猜測的屬性差不多,誤差都在兩三點之內。
只看資料,就知道這個張伯倫的戰斗力非常的強。
之前在食堂聊天的時候,還以為他只是雙強屬性結構。
現在發現他的星槽特性里面,有一個“中級敏捷強化”,如果把這個星槽特性計算上去,他的敏捷屬性經過強化之后,比力量還高。
換而言之,算上“中級敏捷強化”的話,他就是個三強屬性結構。
當然,作為代價,他付出了一個星槽位置。
覺醒者的星槽特性數量越多,繼續吸收星核能量的成功率就越低。
因此,覺醒者的星槽特性數量是有限的。
當然,在方源看來,用一個星槽特性的位置,換來三強屬性結構,是完全值得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個星槽特性是“中級敏捷強化”。
不是高級的,差就差了10%的敏捷。
如果是普通覺醒者,能有“中級敏捷強化”就很滿足。
但是,對于一個以超級戰士為目標的覺醒者來說,那就有點浪費星槽位置了。
方源拿著資料表格,湊到陳分析員旁邊,指著表格問道:“他這個‘中級敏捷強化’,會不會成為缺點?”
陳分析員笑道:“這個可以補救的,以后如果有機會得到‘高級敏捷強化’星核,吸收成功的話,會覆蓋中級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