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空間裂隙的邊緣很平整,顯然是用星源射線技術修整過的。
在空間裂隙內部,是一座圓柱形的玻璃電梯。
不過這個圓柱形是略微傾斜的,十分奇特。
“走吧。”羅德上將一揮手,率先走了進去。
方源跟著進去,看看四周,燈光照亮了,看到電梯外側四周都是鋼鐵質地的墻面。
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座電梯是建造在裂隙世界一側的。
因為重力比地球一側大,大概1.5g左右,算是裂隙世界的淺表層。
除此之外,站在電梯里,可以正常呼吸。
說明電梯是一個密閉空間,和裂隙洞窟沒有空氣流通。
兩個人都上電梯之后,電梯的門關上,然后開始向上升。
方源粗略計算,電梯持續加速了至少10秒鐘,速度達到50米/秒才開始進入平穩運行階段。
電梯大概運行了30秒,才開始減速,最終停下來。
通過這段運行,方源可以粗略計算出,這段電梯大概兩公里長,而且很明顯用的不是普通的電梯技術,更像是磁懸浮之類的技術。
雖然電梯只運行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如果是在地球,這點時間都不夠走出軍科院的,但穿過空間裂隙,能到什么地方那就不好說了。
站在電梯里等了大概三分鐘。
電梯門才緩緩打開,赫然又是一個橢圓形的空間裂隙出口。
羅德上將走出去,對出口的一名高級研究員道:“我和楊宇平教授約好的。”
“是的,教授今天有會議,大概還有幾分鐘才能結束,安排我過來接待兩位。”高級研究員答道。
方源認得這名高級研究員,正是之前在東海負責記錄夸克星源數據的那個,算是比較熟的。
因此,方源湊過去問道:“這里已經是京都了?”
這名高級研究員也不意外,笑道:“對的,這里是京都附近。事實上,地址不是我們選的,是它。”
他說著伸手指指方源身后的空間裂隙大門。
方源回頭看了一下,便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
這里是楊宇平的空間技術與星力模型實驗室,自然是要研究空間技術的。
研究空間技術,當然得有一個空間裂隙用來研究。
那么實驗室自然得建在一個空間裂隙上面。
“所以,楊教授的空間實驗室,和東海軍科院的實驗室,是連通的。”方源略微有些驚訝。
“對的,走空間電梯,從京都到東海,只需要一分鐘。”高級研究員笑道。
在此之前,方源根本不知道,空間裂隙的應用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空間電梯,目前應該只是實驗室內部使用。
方源和羅德上將一起,到了楊宇平實驗室的待客室。
一名研究生泡好茶送上來。
這名研究生看上去很年輕,方源打量他一眼,問道:“你是楊教授的本碩博連讀研究生?”
這名研究生點頭答道:“是,今年研一。”
“厲害。”方源豎起一個大拇指。
因為楊宇平的本碩博連讀不是每年都招,能考進來的都是厲害人物。
“你更厲害,比賽。”這名研究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