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帕勒塞靈魂降臨文明在,星獸文明即便贏了,估計也存活不了多久。
不過,等當眾人小聲議論的時候。
一個人站起來,發表了一個比較特殊的觀點,這個人赫然是魯修文。
魯修文是專門研究星獸和變異生物的,所以討論星獸文明屬于他的專業范疇。
“我有另外一種大膽的想法,人類戰敗的話,有可能和星獸文明融合。”
這個觀點一出,頓時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
“我們人類和星獸文明融合?可能嗎?”有人皺眉表示質疑。
“從目前所知的一些資料來看,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
魯修文拿出一份資料,展示出來,開始講解:
“不久之前,從南巴裂隙洞窟中,帶回來了許多星獸化石。經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軍科院的生物研究院發現了一些信息。
“在這些星獸化石中,我們發現了星獸文明的演變過程,這個過程中存在其他文明的痕跡。
“根據這些痕跡,可以初步推斷,星獸文明曾經融合過其他文明。根據研究,推測這是星獸文明的文明進化方式。”
他說到這里,頓了頓,掃視一圈才接著說道:“星獸文明不屬于科技文明,但這個文明并不弱,初步估算文明等級已經達到1.1到1.2之間。
“在十幾年前,生物學界普遍認為,星獸文明就是一個靠個體進化推進文明進化的物種。
“但是,經過這次的化石研究,我們發現了星獸文明的另一種進化方式,那就是吞并其他文明,通過融合推進文明進化。
“根據這個推論,也就解釋了星獸文明為什么不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就發動全面戰爭消滅我們的原因。
“星獸文明的真正目的,就是吞并我們,通過文明融合,推升文明等級。
“然而,當星獸文明發現我們出現科技飛躍跡象之后,擔心無法完成吞并,所以才想要發動全面戰爭。”
眾人聽完這個解釋,互相對望一眼,內心都掀起了一絲驚訝。
這個觀點還是第一次聽到。
有人追問道:“星獸文明是用什么方式吞并其他文明的?”
魯修文接著解釋道:“從化石的研究結果來看,250萬年前的星獸,還保留著另外一種文明的痕跡。
“通過文明痕跡的追溯,我的團隊發現了一個特征,不同的星獸種類,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比如刺脊獵食者,這是一種血肉類型的星獸,背部有尖刺,但沒有外殼。
“與之相反的是,晶甲電漿蟲,這種星獸更像是昆蟲,有堅硬的外殼,和刺脊獵食者是完全不同的類型。
“從這兩種類型的星獸就可以看出來,兩者的差異比較大,根據化石推測,這兩種星獸一開始就是來自不同的文明。
“星獸文明吞并了一個刺脊獵食者文明,融合之后,通過腦獸可以控制刺脊獵食者,最終漸漸融合成了一個文明。”
解釋完星獸文明的演變過程之后,魯修文說出了最終的推論:“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戰敗,很可能會被星獸文明吞并,成為它們的‘刺脊獵食者’,被腦獸通過電磁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