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方源趕去太陽爐實驗室,想要問問看昨天的白鷹技術封鎖的影響。
方振國對這件事也很關心,去了一趟總部之后,也立即趕到了太陽爐實驗室。
兩人來到太陽爐實驗室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到了實驗大樓的會議大廳里。
其中,就有一隊東都科技的技術顧問。
可控核聚變科研團隊,正在和東都科技的技術人員討論昨天的事情。
方源進到會議大廳之后,沒有打斷他們的討論,自己找了個位置坐下。
伊芙和韓幼薇都在,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軍事科研班的學員也來了。
像牛大志這貨,對科技不感興趣,本來是不想參與這事的,打算在家里睡大覺,但是被硬拽過來。
然后,在會議大廳里……睡大覺。
事還是那么個事,就是換了個地方。
方源湊過去小聲的問道:“你們來多久了?”
“來了半小時。”韓幼薇答道。
“他們討論到什么地方了?”方源又問。
“才剛開始。”伊芙答道。
方振國沒有坐在方源旁邊,而是自顧自去找李歸華旁邊的位置坐。
“現在情況怎么樣?”方源比較關心這事。
“事情有點嚴峻,東都科技目前是國內半導體產業最前沿的公司,太陽爐的主控電腦里,使用的基本都是東都科技的半導體零部件。”伊芙表情十分嚴肅。
在軍事科研班里,她是參與太陽爐研發最多的人,已經可以說是研發團隊里的核心科研人員。
因此,她對太陽爐研發的整個過程都很了解,知道這次的事件,對太陽爐的研發有多大的影響。
雖然太陽爐已經研發成功,但是這并不代表研發工作已經結束。
后面還有更重要的微型化,已經技術優化和修正。
如果要更換全部的半導體零部件的話,那么很多工作就需要重頭開始。
別看科研團隊,用了半個月時間,就把強相互作用力材料作為反應爐內壁的太陽爐制造了出來。
然而事實上,在這半個月之前,王九良帶領著科研團隊,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技術研究。
事實上,太陽爐并不是用半個月時間研發出來的。
而是最后的半個月,用強相互作用力材料解決了太陽爐內壁的材料問題。
而真正的技術積累,是幾十年時間完成的。
這個過程之中,技術是一點點積累下來的。
而使用的大部分半導體零部件,都來自于東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