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中心繼續廣播,方振國的聲音在空間中回蕩。
電子屏幕上,播放著電腦制作的視頻,演示神舟號的各項數據,和設計方案。
神舟號現在只是第一次試飛,核聚變動力引擎已經通過測試調校到幾近完美。
不過,武器系統、防護罩系統還沒有安裝。
因此,關于神舟號的介紹視頻,還是電腦制作的視頻。
而且,即便神舟號已經裝配武器系統,也不可能播放拍攝視頻進行演示。
“神舟號的研發,其實從十年前就開始了,由我國航空航天部門的一個團隊在進行。
“當時的團隊只有三個人,他們從神舟號初稿開始設計,到現在已經推翻重做6次,重大修改23次。
“所以,神舟號不是一夜之間建造完成了,他凝聚了航空航天科學家們十年的心血。
“神舟號項目,一直沒有放出來,因為我們在等,在等一個能讓神舟號飛向宇宙的動力。
“沒有錯,就是太陽爐。
“能站在這里的各位,都是對航空航天科技有所了解的,相信各位都明白,可控核聚變技術是文明走向深空的那把鑰匙。
“如果沒有太陽爐的出現,神舟號會一直躺在圖紙里,或許還要躺十年、二十年,直到能讓它飛向深空的力量出現。
“神舟號是幸運的,它等到了。
“它等到了太陽爐。
“所以,它得以從圖紙里走出來,沖向藍天,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刻印進我們的腦海里。”
一番話講出來,觸動了多少人的內心。
不止是航展中心的觀眾。
全國各大衛視都在同步直播著神舟號試飛的畫面,播放著方振國的講話。
每一個字都像是一記重錘,捶在國人的心中,震起的熱血,讓人心緒洶涌澎湃。
不過,也不是地球上每個人都感同身受。
還是有些人的臉色很難看。
拉爾夫·庫克、河村浩二等人,臉色都十分陰沉。
因為“神舟號”的出現,讓他們之前制定的輿論計劃徹底失敗了。
原本,他們計劃通過輿論打擊東海信譽,逼迫東海盡快交付訂購的太陽爐。
然而,神舟號宇宙飛船對世人的震撼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料。
在沒有看到神舟號之前,在輿論的引導下,還有很多三觀不正的人,會被他們的輿論影響,對“逃亡主義”進行抨擊。
然而,當神舟號宇宙飛船真正出現的時候,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種震撼,遠遠超過了幾句陰謀論的作用。
當方振國那句“只為征服而來”喊出來的時候,無數國人的熱血被點燃,將那些宵小言論鎮壓得連呼吸都做不到。
拉爾夫·庫克自然不肯就這么算了,臉色陰沉的朝白鷹國那幾名記者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