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種猜測,其實以前在天文學界也有許多人這么猜測。”
郎同光聽到方源的這個猜測頷首繼續做講解:“剛開始的時候,認為小行星帶本是一顆或是幾顆行星,在遭遇到一些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分裂形成的。
“但是,后來經過計算,發現這些小行星的質量總和比月球還小,因此不足以構成行星,后來這種假說也慢慢的不被大多數天文學家認可。
“現在天文學界認為,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形成初期的一些巖石碎塊形成的。因為木星的霸道引力,無法聚合成行星。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也是推測,沒有人知道真相是什么。太陽系的年齡是50億年,在如此漫長的歲月里,究竟發生過什么,誰也不知道。
“如果這塊隕石里的微生物,真的是太陽系原生的微生物,或許會給出新的答案。”
方源聽完郎同光的解釋,思索著問道:“小行星帶的質量總和這么小?”
“是的,現在小行星帶的質量總和,加起來都不如月球的質量大。”郎同光再次確認。
“這么說,我的這個猜測,完全沒有可能了?”方源皺眉思索。
郎同光思量片刻后答道:“也不是完全沒可能。按照現在天文學界對小行星帶的研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小行星帶質量加起來,和地球差不多。是在后來的演變過程中,慢慢減小的。
“畢竟小行星帶的星體體積和質量都太小,很容易受到其他星體的引力影響,而被吸過去。
“木星就是一個非常霸道的大行星,體積是地球的一千多倍。
“在太陽系里,除了木星之外,地球、火星等等所有的行星加起來,質量都不到木星的一半。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太陽系里,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可想而知,太陽系里幾乎所有的質量都在太陽身上。
“然而,木星的存在,卻讓太陽系的質量中心,不在太陽內部,而被拉到了太陽之外。
“這么說吧。木星如果質量再大一些,甚至有成為恒星的可能。
“所以,木星的引力非常霸道,拉扯了小行星帶的星體,阻止它們形成行星。”
郎同光接著解釋道:“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小行星帶的星體由于質量小,很容易受到其他行星的影響。
“在幾十億年的歲月里,會不斷的有小行星被其他星體捕獲,從而質量不斷的減少。
“根據研究表明,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小行星帶的質量和地球差不多。
“所以,小行星帶的軌道上,原本有一顆類地行星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只不過,現在沒有找到更多的證據證明這一點,所有的推測都只是假說。”
眾人探討了關于小行星帶的演變過程。
隨后,又把注意力放回到隕石的微生物上面。
方源指著面前五米直徑的隕石,問道:“郎教授,能通過分析,知道這塊隕石來自什么地方嗎?”
郎同光耐心解答道:“其實,來之前,我們就已經查過相關的資料,知道這塊隕石原本的軌道數據。在靠近地球之前,它的軌道確實是在小行星帶附近。
“可以確定,這塊隕石之前,確實是小行星帶中的一塊。不過,它的軌道有些偏移,在進入小行星帶之前,是否是來自其他星系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