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同學,而且一起戰斗過,相互之間感情都很不錯,方源幾人自然不會反對。
伊芙平時話比較多,和誰都聊得來。
她看向郎小年,問道:“你和郎教授都姓郎,是親戚嗎?”
“額……他是我爸。”郎小年愣了一下,答道。
“郎教授是你爸?那你怎么沒和他一起回家?”車上眾人都有些意外。
“我更喜歡和大家待在一起。”郎小年攤手答道。
“對了,既然郎教授是你爸。那你應該也很懂天文學吧?你說說看,對小行星帶的兩種觀點,你有什么看法?”方源得知他是郎同光的兒子,頓時好奇起來。
“額……”
郎小年又愣了一下,才答道:“其實,在小行星帶的看法上,我和我爸不一樣。”
“怎么說?”眾人更好奇了。
這對父子竟然在同一件事上,持不同觀點,
郎小年解釋道:“其實吧。我爸對小行星帶的看法,更傾向于是那里本來沒有行星,是因為木星的霸道引力,導致太陽系形成初期,那里的小行星和宇宙塵埃沒能聚合成大行星。
“我的看法則不太一樣,我更傾向于那里本來有一顆類地行星,因為撞擊而碎成了幾十萬碎片。”
方源幾人越發好奇了,追問道:“那你爸怎么說?你們以前討論過嗎?”
“當然是討論過的。我爸覺得我還年輕,存在稀奇古怪,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會更傾向于小行星帶的撞擊形成假說。他還說,他年輕的時候,也認同這種假說,但后來通過各種數據的了解,漸漸改變了觀點。”郎小年解釋道。
“你為什么認為小行星帶是類地行星撞擊破碎形成的?”方源又問道。
郎小年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把伊芙的平板電腦接過來,在上面輸入一串數字,然后遞給眾人看。
只見平板電腦上,顯示這一串數字。
0、3、6、12、24、48、96……
這一串數字的規律其實不難發現,從0開始,然后到3,之后每一個數字都是前一個數字的兩倍。
這個數列是比較簡單的數列,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只不過,方源幾人看了又看,沒看出這串數字和討論的小行星帶有什么關系?
“這個數列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數量?”牛大志開始發散思維,認真思考起來。
“你還是別動腦了,你想的也太偏了,自己偏還不算,還把我們帶偏了。”伊芙又開始懟他。
“那你說,這些數字是什么意思?”牛大志不樂意了。
“你看不出這些數字的規律嗎?”
“怎么可能看不出來,6是3的兩倍,12是6的兩倍,后面都一樣,后一個數字都是前一個的兩倍,這個規律也太簡單了。我也是正經考上東海一中的好吧。”牛大志翻個白眼。
由于只有一個數列,沒有其他信息,所以一時間幾人都看不出這船數字和小行星帶的關聯。
“這個數列代表什么?”方源直接詢問。
“這個數列,我把它稱作行星秘密,也是因為這個數列,我才堅持認為小行星帶是由于一顆大行星碎裂形成的。”郎小年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