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哦!這是要玩暴兵流,還是準備暴太空戰艦。”方源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已經能想象到那種壯觀的場面。
羅德上將忽的想起一件事,說道:“原來幾個月前開始和北熊軍工合作研發的曙光級項目是這個意思。”
“和北熊軍工合作?”方源側頭看向羅德上將,有些好奇。
“單靠一個國家生產太空戰艦,即便全力生產,速度也不會太快,合作生產可以加快戰艦制造速度。”羅德上將解釋道。
方源這么一聽就明白了,毛熊的航空航天科技其實也很不錯。
合作研發太空戰艦,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而且,如果真的要玩暴兵流,暴的還是太空戰艦,那么單靠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明顯是不夠的。
那么,讓更多國家加入太空戰艦的制造,集合全人類的力量,推動科技轉化成為戰斗力。
東海只需要專注制造太陽爐,以及一部分核心部件,其余的部分交給毛熊等科技實力強的國家完成,分工合作,效率更高。
事實上,合作研發項目,在市場經濟中是很常見的事情。
國際軍工合作研發的項目,相對少一些,但也并不是沒有。
排名靠前的戰機里面,就有國際合作研發的。
“曙光級,數據怎么樣?”方源好奇的問道。
“聽說設計是神舟號的下位,屬于太空護衛艦級別。”羅德上將把聽到的消息講出來。
“太空護衛艦?那艦體應該小一些,速度更快,對吧?”
方源印象中的太空護衛艦,通常是太空艦隊中的小型艦,主要以空對空為主,爭奪制空權的同時,護衛艦隊中的大型艦。
“按照太空艦隊的規劃,確實如此。”羅德上將頷首。
“什么時候能見到曙光級太空護衛艦?”方源好奇的追問。
“應該快了,這個你爸應該知道啊。前幾天你不是打電話回家了嗎?”羅德上將好奇的反問。
“他沒說這事啊。”方源聳聳肩,又說道:“而且就三分鐘電話,能把這事說清楚嗎?”
“也是,我聽到的消息是,這個項目已經進行三四個月了,用神舟號的成熟技術下放到更小型的太空護衛艦,肯定很順利。”
華夏太空艦隊一直在參戰,羅德上將也沒時間去了解后方的事情,所以這些消息都是偶爾聽到的。
方源看向楊宇平,問道:“曙光級太空護衛艦,也是裝配太陽爐的吧?教授應該知道內幕吧?”
楊宇平咳嗽幾聲,道:“知道是知道一些,軍科院對太陽爐內壁材料的需求量確實大增,技術參數我也看了,是有這么個軍工項目。”
“有技術參數啊,曙光級設計成什么樣了?”方源眼睛亮晶晶的追問。
“從看到的設計參數來看,艦長73米,艦體更比神舟號更纖細,體積只有神舟號的一半,重量還要更輕一些……”
楊宇平介紹了一下看到的曙光級太空護衛艦的技術參數,接著說道:“我也只是看到一個大概的設計參數。不過,軍科院對太陽爐倒是提出了一些要求。”
“什么要求?”
“要求太陽爐更微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