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豪賭,賭的是全人類的命運。
沒有什么場面比這更豪的了。
要不要賭?
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是一個月前,那時候還沒有找到摧毀星獸文明主巢的辦法,并不急于解決拉爾夫的威脅。
現在,“大陸板塊沉沒計劃”已經確定,大當量核彈也調配得差不多了,隨時都可以執行。
在這種情況下,越是果斷,對戰局就越有利。
繼續拖下去,會夜長夢多。
萬一“大陸板塊沉沒計劃”泄漏,那之前的努力都會功虧一簣。
雖然這個計劃是A級保密,但有些事情,是瞞不住的。
比如為了調配大當量核彈,需要向其他核武器大國購買,這事根本就不可能隱瞞。
不過,獸衛一天基巨炮基地需要消耗大量核彈,所以購買這么多核彈,暫時沒有引起其他國家的懷疑。
但繼續拖下去的話,就不好說了。
戰略會議進行到后半程,羅德上將進行了一次意向性決策投票。
贊成無視拉爾夫·庫克威脅,和不贊成的人數五五開。
這說明參謀部意見不統一,還需要繼續討論才行。
方源一直在認真思考,等意向性決策投票過后,見大家的意見不統一,于是站起來,走到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首先,關于拉爾夫·庫克的威脅,關鍵不在拉爾夫身上,而在清洗者身上。
“我們先分幾種可能性,看看這個威脅是否可以無視。
“首先,第一種可能,清洗者并沒有走遠,一直停留在太陽系。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這名清洗者其實一直在看著我們,他想什么時候動手就什么時候動手。
“拉爾夫·庫克是否發射信號,根本不會影響清洗者的行為,那么這個威脅根本就沒有意義。
“還有另一種可能,清洗者確實留在太陽系里,不過陷入了冬眠,那么他應該會設定二十年后蘇醒。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拉爾夫·庫克所謂的威脅信號,清洗者根本就聽不到,同樣可以無視這個威脅。”
方源說到這里,頓了頓,整理一下思路,接著分析道:“然后是第二種情況,清洗者位于太陽系之外的恒星系。
“我們按照清洗者的位置距離,再細分為幾種情況。
“第一,清洗者位于二十光年外,那么在二十年內,都收不到威脅信號,威脅不成立。
“第二,清洗者位于二十光年內,這個尺度對于恒星系來說,并不遠。
“太陽系距離最近的相鄰恒星系都有4.22光年,也就是說,如果清洗者停在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系,那么他至少要4.22年之后,才能收到威脅信號。
“換而言之,即便拉爾夫·庫克的威脅成立,人類也至少還有4年時間。
“而且這是還是最糟糕的情況,而且我認為這種情況的概率很低。
“因為清洗者離開太陽系已經六十年時間,他會在相鄰恒星系停留六十年這么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