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的出現,讓火炮走下神壇,因為導彈完全可以在火炮射程之外就擊沉目標,導致戰列艦裝甲沒有用武之地。
“太空就不一樣了,空氣阻力扼殺了火炮這種動能武器,但是太空又讓動能武器重回歷史舞臺。
“相反,在太空中,導彈反而出現了一些劣勢,導彈發射初速較低,容易被攔截,而且需要推進引擎,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資源。
“從性價比上來說,導彈就沒辦法跟動能炮相比。
“因此,動能炮的回歸成了必然,而防御動能炮的超厚裝甲,也自然而然的回歸。
“所以,戰列艦重登歷史舞臺,一點都不奇怪。
“最高議會既然都建造了太空戰列艦,肯定是做過分析的。”
關于太空戰艦的艦種問題。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一直在不斷的討論,并且做過多次的模型分析。
電磁炮的科技越來越成熟之后,動能武器的威力確實越來越大,而且動能武器的炮彈相對導彈來說,確實更加經濟。
對普通民眾來說,人類現在這支太空艦隊,確實壯觀無比。
不過,在真正了解真相的人眼里,依舊感到憂心忡忡。
楊宇平看著這支無數科技凝聚而成的太空艦隊,心中有感慨,但同時也放不下心中的擔憂。
“我們的艦隊,真的能打得過清洗者文明嗎?”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回答。
羅睺那架走私用的飛行器使用的都是反物質彈,清洗者飛船的武器威力不可能比反物質彈低。
在反物質彈面前,強核力裝甲都很難扛住,太空艦隊里就算是裝甲最厚的戰列艦,在反物質彈面前,也不樂觀。
慶幸的是,人類也擁有反物質彈。
因此,人類太空艦隊扛不住清洗者飛船的攻擊,但同時也擁有擊穿清洗者飛船防御的武器。
所以,這一戰還是能打的,但肯定不會輕松。
“軍科院那邊說了清洗者飛船什么時候抵達太陽系沒有?”楊宇平轉而詢問道。
“分析過了,預計會在三個月內抵達。”方源答道。
三個月時間,說短也不算短。
但在面對文明級別的危機時,其實也做不了什么改變局勢的大動作。
“火種號出發了嗎?”楊宇平又問。
“出發了,昨天夜里出發的,朝大角星去了。”方源答道。
火種號,顧名思義,就是帶著人類文明火種的那艘宇宙飛船。
事實上,火種計劃一直都有暗中進行。
站在文明的高度上,延續文明的火種,是一個文明決策階層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火種號是一艘武裝運輸艦改裝的遠航飛船,上面裝著三十萬人類的受精卵,以及人類文明的歷史、文化,以及科技,前去尋找新的宜居行星。
只不過,三個月時間,是飛不出太陽系的,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火種號沒有被清洗者文明發現。
留在地球的人,勢必要和清洗者文明拼到底,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火種計劃,就是那個最壞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