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能源反應爐想要修復,難度太大,暫時放棄,冷聚變反應爐也不用修復了,直接裝我們的太陽爐吧。”
研究了兩天時間,伊芙和航空航天實驗室的同事們,終于確定了戰艦修復方案。
當然,這兩天時間,隊伍也沒有閑著,把戰艦上能修復的部位先修復,已經無法修復的設備都拆卸下來。
在工程隊的成熟技術下,兩天時間,基本上把戰艦的外部艦體修復完成,從外部看,已經是一艘完整的戰艦。
不過,真正困難的是戰艦內部設備的修復。
人類文明現階段還沒有掌握反物質能源反應爐,所以修復起來難度非常大,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不過,這艘戰艦是反物質和核聚變混合能源,所以沒有必要修復反物質能源反應爐。
戰艦本身的冷聚變反應爐,也不需要修復,這些損壞的冷聚變反應爐,帶回去做研究就行。
戰艦的能源修復辦法,是最簡單的部分,直接把帶來的太陽爐裝上去就行。
來之前,最高議會已經分析過各種可能性。
因此,反擊號上帶了一批太陽爐。
裝上這批太陽爐,雖然達不到戰艦原本的滿載能源指標,但只負責動力系統的話,是完全足夠的。
接下來的難題是修復戰艦的引擎,包括動能引擎和曲率引擎。
這艘戰艦使用的也是曲率引擎,不過和帕勒塞文明的曲率引擎有不小的差別。
隨艦的航空航天科研人員,將墜毀戰艦的曲率引擎結構、布局等數據掃描下來,實時傳回地球。
人類文明中,站在航空航天科研領域巔峰的科學家,都參與了這艘墜毀戰艦研究與修復工作。
曲率引擎實驗室,也參與了最關鍵的曲率引擎修復工作。
楊宇平更是沒日沒夜的工作。
因為他帶領團隊研究的曲率引擎,已經到了最后階段,不僅能夠對墜毀戰艦的曲率引擎修復起到關鍵作用,也能從中獲取研究經驗。
在全人類最杰出的一群人的努力下,用了一個月時間,終于修復了戰艦的第一臺曲率引擎。
修復好第一臺曲率引擎之后,后面的兩臺曲率引擎修復工作,就變得順利許多。
最終,花費了一個半月時間。
戰艦的引擎系統修復完成,開始試飛,并直接返航,目標地球。
剩下的檢修和優化工作,可以在航行過程中進行。
……
“這艘戰艦強不強?”
在返航的路上,牛大志吃飯的時候,開始和隊友們討論這艘碳基聯盟戰艦的強度問題。
“全盛狀態,應該和帕勒塞文明的戰艦差不多,比反擊號強一點。不過,碳基文明制造的飛船,更適合人類,所以駕駛效果,肯定更好。”伊芙難得的一本正經的分析,這個問題屬于她的專業范疇。
“這艘戰艦到底算什么級別的?是驅逐艦?還是別的什么?”牛大志又問。
郎小年推了推眼鏡,道:“不是這么分的。碳基聯盟對戰艦的分級,和我們其實不一樣。
“不過,我覺得還是用人類自己的戰艦分級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