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我有一個問題需要確認。”
方源在看到這份13萬種實用性技術清單的時候,想到了另一個關鍵性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可以在這份清單里找。
只不過,13萬條太多了,沒時間全部看一遍。
“你是想問人類在獲得這份清單上的技術之后,是否能夠形成良性循環的問題,對吧?”楊宇平似乎已經想到方源想要問什么。
跟思想同層次的人溝通,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
根本不需要問出來,有時候只需要一個表情,對方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方源點頭道:“對,母星和遠征的艦隊,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同時也要考慮,如果失去對方,要怎么辦?所以,這份清單最好能夠讓人類進入良性循環。
“那樣的話,即便我們戰死在遠星,至少也讓人類達到良性循環的程度,失去我們,人類也能快速發展下去。”
“方源,你越來越像一個統帥了。”
楊宇平露出笑意,給了一個很高的憑借,然后才進行解釋:“作為一個統帥,確實應該要考慮自己率領的艦隊一旦覆沒,能夠給母星文明留下點什么。
“這個情況,沒有人愿意看到,甚至沒有人愿意去想。但作為一位領袖,卻必須去考慮。
“關于這一點,你不需要擔心。
“在這13萬條實用性技術清單里,包含了完整的良性循環鏈條。
“最完善的一個方案,就是標準化反物質的制造技術。
“人類很早之前就可以制造反物質導彈,不過我們制造的反物質導彈,是不符合碳基聯盟制定的標準的。
“我看過碳基聯盟制定的標準,列出了1300多條技術解決方案。
“只要拿到這1300多條技術解決方案,人類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制造出符合碳基聯盟標準的反物質原料。
“反物質原料,是高等文明最基礎的能源,消耗量比較大。
“不過,在高等文明中,制造反物質原料,是較為低端的行業。
“如果可以進口,高等文明更愿意進口。
“因此,人類可以制造、出口反物質原料,做到良性循環。”
方源聽完之后,解除了心中的疑問。
如果這13萬條實用性技術,都只是改善人類文明綜合等級的話,那實際意義就不大了。
現在,有完成的良性循環鏈條,可以讓人類在碳基聯盟中,通過交易的方式,獲取文明進步的資源,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除了反物質原料生產之外,強核力材料制造,也可以加入到循環鏈條中,等產業鏈成熟之后,可以考慮更高端一些的成品。”楊宇平將規劃好的發展路線,簡單介紹了一下。
從楊宇平的介紹中,很容易看得出來。
所選擇出口給高等文明的商品,幾乎全都是原材料。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越高端的產品,所需要的科技就越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