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航道不能用,有備用方案嗎?”
方源看完這條古航道的資料,追問了一句。
星際戰爭不能完全賭運氣,必須要有備用方案,才能做決斷。
郎小年拿起一支筆,在全息星圖上,畫了幾條線,接著解釋道:
“這是我考慮的備用方案,阿爾尼斯伯爵的老巢在矩尺座κ153。
“我們現在在盾牌座γ670,從盾牌座γ670到矩尺座κ153,的現用航道,需要經過16個超空間節點,全程需要一個月零二十一天。
“其中,有兩個超空間節點間的距離最遠,相距2光年,也就是從矩尺座λ780前往矩尺座κ115的這段航程。
“以阿爾尼斯伯爵艦隊的航速來看,這段航程大概需要24天。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航速優勢,提前抵達矩尺座λ780,然后尋找一個隱蔽點隱藏起來。
“等阿爾尼斯伯爵艦隊從我們面前經過之后,我們再繼續前進,直撲他們的老巢矩尺座κ153。”
方源聽完這個方案,皺了皺眉,道:“這個方案有點冒險吧?”
“是的,這個備用方案確實有點冒險,而且被發現的幾率很大。一旦被發現,我們就會被阿爾尼斯伯爵艦隊追擊。不過,以我們有‘光子躍遷’的優勢來看,被追擊會有損失,但應該能逃掉。而且,這只是一個備用方案,實在沒有更好辦法時,才使用的下策。”郎小年攤手解釋。
方源考慮一下,問道:“如果古航道還在,走古航道要多久?”
“正常的30倍光速航行,需要五個月,比現在用的航道遠三倍,所以才會被棄用。”郎小年答道。
一條路古航道,比新航道,全程遠三倍。
這古航道被棄用,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30倍光速要走五個月時間,我們來得及嗎?”有隨艦參謀表示懷疑。
即便有“光子躍遷”,最多也就能讓航速翻一倍,那也至少要兩個半月時間。
而且,“光子躍遷”不可能一直維持的,因此所需時間會更長一些。
“戰列艦不帶,巡洋艦也不帶,我們只要高速驅逐艦,要做幽靈,就要做到極致。”方源當機立斷,作出了決定。
一般來說,高等文明艦隊的航速,通常是30倍光速。
不過,這個航速是由艦隊中,最慢的戰艦決定的。
而決定這個航速的,通常是戰列艦。
戰列艦的特征就是裝甲厚,火力兇猛,但航速較慢。
現在高等文明主力艦隊的航速,就是30倍光速左右。
不過,如果艦隊不帶戰列艦,甚至不帶巡洋艦,只待高速驅逐艦的話。
那這曲率航速就不是30倍光速了,而是60倍。
在“光子躍遷”加速下,這個速度甚至可以達到120倍極限。
即便“光子躍遷”不能一直維持,略微減少一些,平均也能達到100倍光速的曲率速度。
如果按照100倍光速來計算,那么走古航道,確實在阿爾尼斯伯爵艦隊抵達盾牌座γ670的時候,同時抵達阿爾尼斯伯爵的老巢矩尺座κ153。
不過,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古航道還存在,并且可用。
“走古航道的話,最晚我們要什么時候出發?”方源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