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人類的科技等級,已經達到1.9級,提升速度極快,預計20年內,科技水平就能晉升為恒星文明水平。不過,在行星開發上,比較滯后,遠沒有達到開發恒星系資源的程度。”負責科研統籌工作的部門,最后作出了科研工作的總結。
這段總結,說明了很多問題。
首先,人類距離2.0恒星文明已經不遠了,很快就能成為恒星文明。
但是,這個所謂的恒星文明,只是科技水平上達到了恒星文明,但在星域控制上,卻遠沒有達到。
按照正常的文明等級劃分,恒星文明的一個標志性數據,那就是恒星文明會充分的開發恒星系內的資源。
而恒星系內最主要的資源,第一個是行星,第二個是恒星。
人類文明雖然已經有了一直遠征艦隊,在幾萬光年外征戰。
然而,事實上人類還沒有真正開發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資源。
在幾年前,火星上就已經建造了火星基地,也確實有科研組、工程組在火星上工作。
不過,火星的開發其實很緩慢,幾年過去了,火星上還是只有一座火星基地。
之所以這樣,其中一個原因是火星的資源其實相對來說并沒有很豐富,大力開發可以獲得的收益,并不算高。
其次就是,在49年后,將會有一場伽馬射線暴橫穿太陽系,到時候連同地球在內的所有太陽系行星都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所以,現在開發火星,意義并不大。
在科學界普遍的觀點是,第二家園計劃,應該選擇一個更加遙遠一點的恒星系。
這更加符合人類現在的情況。
不過,在科學界中,大部分的科學家,都只知道有第二家園這個計劃,但這個計劃到底進行到什么程度了,其實沒什么人知道。
甚至在人類文明最高議會里,也沒人知道第二家園計劃所有內容。
因為,第二家園計劃表面上,是要為人類尋找一顆宜居行星,為49年后太陽系毀滅,為人類找一個新的家園。
不過,這個計劃里,有一項更加秘密的計劃,那就是殖民星計劃。
這項計劃,完全由楊宇平負責,這項計劃需要文明有強大的軍力作為依托,才能進行。
因此,方源是除了楊宇平之外,唯一知道殖民星計劃的人。
人類文明決策會議前半部分的文明發展報告結束之后,開始進入文明發展規劃進程。
在會議的前半場,方源一直沒說話,只是安靜的聽著。
到了文明未來的發展規劃部分,方源抬了抬手,率先給這次的會議定下基調:“人類遠征艦隊下一步的目標是,殲滅亞頓公爵及其統帥的貴族艦隊。
“所以,人類未來的發展計劃,應該轉移到Zro星源礦區內,通過高級資源,加快文明發展速度。”
這句話說完,現場頓時陷入了安靜之中。
這個基調定得有點突然,而且步子邁得有點大。
突然就要將文明發展重心移到Zro星源礦區,那就意味著,將會和高等文明產生正面的利益沖突。
這樣雖然可以加快文明發展速度,但同時也可能將人類帶進高等文明沖突的漩渦里。
最終走向的是繁榮,還是毀滅?
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