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座旋臂防御區的規劃基本完成。
機械帝國負責α1到99的部分,三眼文明負責α100到199的部分,光合文明則負責α200到300的部分。
α300以后的恒星系,則有人類負責。
不過,最主要旋臂防御區是α300前面的星域,而且序號越往后,重要性依次降低。
事實上,光合文明負責的α200到300的部分,相對來說已經比較簡單了。
因此,α300后面的星域,旋臂防御任務比較輕松。
人類負責α300后面的星域,在三眼文明看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因此,人馬座旋臂防御區規劃里面,其實規劃正文內容,只有α1到300這一部分,α300以后的只是作為的可有可無的補充。
人類并不屬于碳基聯盟,算是暫時聯合對抗帕勒塞銀河遠星帝國,所以協同防御人馬座旋臂。
人馬座α369恒星系內。
神舟號正在做日常巡邏。
平常時候,巡邏工作是由反擊號進行。
今天軍事科研班負責這項工作,順便清理這一片防御區里可能存在的敵方觀察者。
在這方面,神舟號的探測設備有著更強的功率,可探測范圍更大。
……
人類在人馬座α300+星域進行防御部署的同時,也會幫助光合文明進行防御協同。
光合文明的防御區是α200到300,和人類的防御區相鄰,所以相互之間可以進行協同防御。
當然,光合文明也在和三眼族艦隊進行協同防御。
對光合文明來說,拉很多保鏢把自己圍起來,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隨著時間推移。
卡茲提克和亞頓公爵的聯合艦隊,已經完成了盾牌座、英仙座、矩尺座三條旋臂的防御區建設。
這三條旋臂,原本就在帕勒塞銀河遠星帝國的掌控中,所以修建防御區的時候,相對要簡單許多。
防御區最重要的是偵察作用,其次是配合艦隊的阻擊作用。
帕勒塞母星派過來的這位卡茲提克將軍,經歷過很多主戰場戰役。
因此,他的打法和之前帕勒塞三大貴族的打法完全不同。
亞頓公爵等貴族,更喜歡統帥艦隊遠征,以絕對優勢的艦隊,把地方的領地首府捅穿。
然而,卡茲提克不太一樣,他更擅長主戰場的戰役模式,進行防御區推進,不斷的擴大控制區域,擠壓敵對文明的活動空間,最后將敵對文明壓制在很小的星域里,一舉殲滅。
這種戰役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穩定,一步步推進過去,不會給對手任何翻盤的機會。
打這種星域推進戰役,最重要的就是防御區偵察,以及敵方防御區滲透。
因此,卡茲提克抵達銀河系之后,沒有第一時間統帥艦隊進攻人馬座旋臂,而是按部就班的控制資源星,建造偵察艦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偵察艦和無人偵察機。
星域推進的打法,需要絕對的星域掌控力。
而星域掌控力就體現在,星域防御區內的偵察力。
這也是卡茲提克抵達銀河系后,做的第一件事,提升旋臂防御區偵察力,做到可數清楚每一顆隕石的位置、運行軌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