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
人類最高議會確定第一次星際移民計劃,并用三年的時間進行宣傳。
最后也堪堪完成了三萬移民人口的任務。
第一次星際移民成功之后,立即又啟動第二次星際移民。
第一次星際移民,其實就是一次嘗試。
雖然星際移民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嚴密的分析、模擬和推敲,但人類從來沒有走出過這一步,所以過程已經是一個未知數。
現在,第一次星際移民成功,證明了人類可以離開地球。
當地球上的民眾得知第一次星際移民的三萬人,已經安全抵達第二家園星,心底對星際移民的擔憂自然就放下來了。
當人類最高議會宣布啟動第二次星際移民的時候,移民申請書如雪片般飄進了星際移民總署。
不過,和第一次星際移民一樣,這些移民申請當中,真正符合星際移民標準的人并不多。
雖然第二次星際移民的移民數量將會擴大到10萬人,但是10萬人其實還只是一個很少的數量。
地球上隨便一個小鎮的人口數量就超過10萬人。
因此,星際移民的人數,相對于地球人類的總數來說,非常的小。
然而,星際移民去人馬座α960,是去建設第二家園星的,需要能夠發揮作用的人才行。
然而,大部分的申請移民的人,其實是因為在地球過得不如意,想要去第二家園星碰碰運氣。
這樣的人,其實移民的價值不大。
畢竟一次星際移民,需要超光速飛船飛行六個月之久,消耗的資源非常巨大。
如果移民去人馬座α960第二家園星,不能發揮出建設第二家園的價值,那移民就是負價值。
街頭,商業大廈上的屏幕播放著官方媒體關于第一次星際移民成功的新聞。
偶爾有一些人抬頭看著新聞,看到抵達人馬座α960的移民可以分配到帶院子的住房,生活條件優渥,懊惱的一拍大腿:“早知道我也移民了。”
有這種心理的人不在少數。
甚至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組織人群,在星際移民總署游行,表示抗議,要求最高議會和移民總署,同意他們的移民申請。
羅德上將站在行星防御理事會大樓頂層的落地玻璃前,看著前方被圍堵的星際移民總署,臉上面無表情。
星際移民總署的辦公樓,和行星防御理事會大樓在同一條街,正好能夠看到。
韓衛城走進來,隨口說道:“對面還真是熱鬧啊。”
“一群烏合之眾,本該被淘汰的族群,最后的掙扎。”羅德上將看著那些游行示威的人群,不是黑的就是綠的。
“他們可不這么認為,網絡上已經有熱點新聞,出了一份統計數據,第一次星際移民里,某些群體的移民數量很少,甚至一個沒有。他們認為這是歧視。”韓衛城輕笑道。
“星際移民本來要的就是科學家,以及在科技領域有絕對實力的人,只要這些人里能出科學家,我不管他們長什么樣,都要。沒有能力,還要鬧事,不是蠢就是壞。二十四個小時后,這些人還不離開的話,我就讓覺醒者部隊清場了。”羅德上將語氣平淡的說完,然后按下通信器讓副官過來,準備安排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