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座α310的人類第三家園星已經正式進入行星基地修建階段,行星環境改善也在同步進行。
由于在選擇這顆行星的時候,就是按照類地行星標準來選擇的。
因此,行星的物質結構、地表環境都和地球類似,適合地球的動植物生長。
因此,在改善生態環境的上,非常順利。
而且,這顆行星上原本就有植物生長,海洋藻類產生的氧氣,已經形成了臭氧層,處在海洋植物向陸地生長的階段。
這個階段,大概是地球六億年前古生代的階段。
目前這顆行星上的高大植物并不多,都是低矮的植物。
不過,植物生長的環境已經形成,所以地球的植物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正常生長。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其實人類將地球植物播撒在這顆行星上,算是一種物種入侵。
當然,如果更客觀一些,人類也只不過是宇宙生態的一環,那么人類的行為也是一種生態變化。
生態環境本身就會自動調整到平衡狀態。
神舟號在人馬座α310周邊星域巡邏結束,準備回航的時候,收到了機械帝國銀河艦隊旗艦維里安號的通信。
方源讓神舟號在人馬座α310多停留一天,軍事科研班自由行動,當作是休假。
“這里的植物還挺茂盛。”
韓幼薇伸手摳了摳一顆不知名植物的葉片,十分的好奇。
這里的植物,外形和地球植物完全不一樣,但有一點倒是很奇妙,那就是植物的葉片都趨向于綠色。
“科研組做了分析報告,這里的植物使用的也是光合作用系統,大氣里已經形成了臭氧層。”方源站在一塊石頭上,遠眺四周的景色。
這顆行星的植被并沒有地球的茂盛,而且植物普遍比較低矮。
“從太空上看,這顆行星沒有地球那么藍。”韓幼薇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顆行星的時候,甚至懷疑這顆行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
這顆行星確實沒有地球那么藍,因為海洋面積占比相對比較小。
地球的海洋面積占比達到70%,所以從太空上看地球,地球是一顆蔚藍的行星。
“這個行星,海洋面積比較小,只有39%。所以沒有那么藍,還夾雜著泥土、植物的顏色,顏色看上去比較奇怪。”方源說道。
中午的時候。
一艘戰艦泊入行星同步軌道。
神舟號偵察組很早就發現了這艘戰艦,但沒有發出警報。
因為這艘戰艦是維里安號,機械帝國銀河艦隊的旗艦。
在進入人馬座α310恒星系之前,已經向神舟號提交通行申請。
這是星際航行的正規程序,戰艦進入其他文明的星域,需要提交通行申請。
當然,通常只有戰艦需要這個程序,如果是科研船、運輸船等普通飛船,要求則沒有那么嚴格。
隨后。
維里安號的艙門打開,一個平臺型飛行器從艙門中飛出來,維里安站在飛行平臺上,圍繞衛星軌道運行,游覽行星風景,并邀請方源前去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