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帕勒塞文明生出了重返銀河戰場的想法,并且開始謀劃。
消息一出來,機械帝國和光合文明必然會加快防御協定的簽署,前提是到那個時候,人類還有簽這份防御協定的實力。
……
三眼族銀河艦隊覆滅之后,人馬座α960第二家園星連續修建了十二座尖端軍事科技實驗室。
這十二座軍事科研實驗室的目的,就是拆解、分析三眼族的戰艦殘骸,研究三眼文明的軍事科技。
對此,三眼文明多次在碳基聯盟中,提出對人類的譴責,并揚言要派艦隊繼續開戰。
只不過,三眼文明如果真的有艦隊投放到銀河系,之前卡拉克西極力申請增援的時候,早就派過來了。
兩百多萬光年的距離,即便對高等文明來說,也是一個難以跨越的距離。
……
危機紀元進入第77年。
人類、機械帝國、光合文明,結束銀河系資源星劃分會議,將銀河系四條主旋臂劃分成了三份。
盾牌座旋臂歸屬機械帝國,矩尺座旋臂歸屬光合文明,人馬座旋臂歸屬人類。
剩下的英仙座旋臂,如果三眼文明沒有退場的話,這本來應該是三眼文明的。
不過,現在三眼文明的銀河艦隊都已經不復存在。
連艦隊都沒有,自然沒有資格分享蛋糕。
宇宙的生存法則就是如此。
因此,經過人類、機械帝國、光合文明三方商討之后,英仙座旋臂由三方文明共同開發,各自占比不同。
共同開發資源星,這即便在碳基聯盟里,也是一種新穎的合作方式。
以前雖然三眼文明和光合文明也有過一起開發資源星的情況,但這種合作方式,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三眼文明對光合文明的壓迫。
因此,三眼文明和光合文明的合作開發中,幾乎不付出任何代價,就要吃下70%的收益。
而光合文明的科技樹,點的都是種田方向,所以資源開發是光合文明的擅長領域。
因此,三眼文明會選擇和光合文明合作,并且依靠軍事力量,拿走70%的收益。
現在,人類、機械帝國和光合文明合作開發英仙座的方案,不太一樣。
是按照科技占比,以及軍事防御力量付出占比,作為股份劃分標準。
劃分下來的結果,是機械帝國占比最高,其次是光合文明,占比最低的是人類。
這并不奇怪,即便人類遠征艦隊再怎么豪橫,文明依舊只是恒星文明。
在和高等文明的合作中,還能占到股份,這已經相當厲害。
而且,對人類來說,占比多少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合作開發資源星中,增進和機械帝國、光合文明的文明關系,同時吸取這兩個文明的科技。
這才是加快人類科技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