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紀元82年秋。
這個季節的地球是金黃色的,果實豐收的季節。
在人馬座α960第二家園星的行星都市,則是冬天,赤道附近的氣溫在十度左右。
太空港的溫度則與季節無關。
受到太陽直射的時候,太空港表面的溫度可以達到100度。
運行到第二家園星背面的時候,溫度又會慢慢降低到-100度。
兩個月前,太空港的設計團隊,才重新修改太空港外層設計,將最新的熱能轉換技術使用到太空港表層,盡量保持溫度在一個恒定的范圍內。
相關的技術,其實在實驗室早就有更先進的技術。
只不過,實驗室的技術,是否能常規運用,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
事實上,現在太空港使用的恒溫技術,依舊不是實驗室掌握的最先進的恒溫技術,但是目前最合適的技術。
因為一項技術的使用,需要考慮到建造成本和維護成本。
現在太空港使用的恒溫技術,也是兩個月前,恒溫材料方面的生產技術有了突破,3生產成本大大降低,這才運用到了太空港上。
這一年的秋分,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人類遠征艦隊正式起航,奔赴玉夫座矮星系v232,正式參加碳基聯盟和帕勒塞的宇宙文明戰爭。
在此之前,人類所有的戰役,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在遭遇危機時,求生的反擊。
這一次則是走向正面戰場,正式登上本星系群的戰爭舞臺。
可以說是主動加入了宇宙文明戰爭的漩渦。
之所以做這樣的選擇,其實本質還是求生存。
在這個殘酷的宇宙中,只有實力強大才能生存的資格。
如果人類拒絕參戰,那么機械帝國不會簽署共同防御協定。
未來在面對帕勒塞文明進攻的時候,機械帝國沒有義務參戰。
一切都是對等的,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要付出一些東西。
這是在信譽支撐下的公平,這是同盟文明最大的善意。
很多時候,高等文明直接把他們想要的東西拿走,不會留下任何補償。
能夠平等交換,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最終,人類選擇參戰。
之所以這么選擇,原因不止是機械帝國那份共同防御協定。
事實上,在戰爭中,可以從戰利品殘骸中,獲取高等文明的科技,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個原因就是,人類最強的超級戰士,需要更多的神性能量。
方源這兩年時間,獲取的神性能量數量很少,星力等級達到恒星級Lv.10頂峰之后,已經到了瓶頸,需要契機來沖擊更高等級。
從文明發展的規律來看,正常的恒星文明,通常只會出現恒星級超級戰士。
只有恒星文明發展到巔峰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更強大的超級戰士。
然而,事實是人類晉升恒星文明只不過幾年時間,距離恒星文明巔峰,還十分遙遠。
因此,如果不通過戰爭的方式獲取晉升的能量,人類文明的最強生物,就只能止步于恒星級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