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反應爐不一樣,這是比真空零點能更高級的能源系統,不需要攜帶原料,可以從宇宙空間中提取暗能量供給能源。”
方源一聽就明白了。
現階段高等文明制造的戰艦,設計的一個原則就是空間的利用。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三種最常見的戰艦,有著不同的作用。
驅逐艦速度快,火力相對較弱。
戰列艦火力強,但航速相對較慢。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原因就是戰艦必備四大系統,能源系統、動力系統、武器系統、護盾系統。
四大系統,都需要占據戰艦的一部分空間。
其中一個系統占據的空間變大了,其他系統的空間自然就變小了。
最終,戰艦的設計就會出現幾個方向。
要么突出火力,要么突出航速。
突出火力的戰艦,需要正面和敵對戰艦對轟,所以護盾系統也需要強化。
武器系統、護盾系統的占比提升,這樣一來,就會進一步擠壓能源系統和動力系統的空間。
能源系統是一切的基礎,如果沒有能源系統,其他三個系統都無法運行。
所以,最后被擠壓的,只能是動力系統。
這也是戰列艦航速較慢的真正原因。
“那到底能提升多少?”方源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暗物質反應爐和暗物質推進器列裝之后,會給戰艦帶來怎樣的提升。
“以現階段的暗物質反應爐的水平,只升級能源系統和動力系統,可以讓戰列艦的航速提升一倍,由于能源系統的升級,相應的武器系統和護盾系統的數據也會提升50%以上。這只是暗物質科技剛剛起步的提升,未來繼續優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楊宇平答道。
方源聽到這里,眼皮都再跳。
現階段高等文明的戰艦,在設計的時候,都是經過妥協后得出的設計,摳每一個細節,將戰艦的戰斗力設計到了極限。
因此,帕勒塞、機械帝國等文明的戰艦,兩萬年前的戰艦和現役主力戰艦,雖然有代差,但差距并不是很大。
因為沒有打破平衡的科技出現,即便不斷的優化,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提升空間了。
現在,暗物質反應爐的出現,直接讓航速翻倍,武器系統和護盾系統數據提升50%。
武器系統和護盾系統同時提升50%,結果可不是戰艦的戰斗力提升50%,戰力數據的提升是乘數提升。
戰斗力數值的提升,將是125%。
也就意味著,正面對轟,可以做到1vs2。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還是航速。
“戰列艦的航速能夠提升一倍?那豈不是戰列艦都有驅逐艦的航速了?”方源呼吸有些急促。
“是的,只要戰艦結構強度足夠,裝配暗物質反應爐和暗物質推進器之后,戰列艦的航速能夠達到現在驅逐艦的航速。模擬結果就是如此。”楊宇平確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