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七月流火日,李寬來大唐已經一年了,確切的說,如今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原來的李楚還是如今的李寬,他許久沒有動用自己的金手指了,因為每動用一次,他都會精力萎靡數日之久,昏昏欲睡,如同活死人一般,滋味實在是不好受,他上一次用金手指看的人是李承乾,這位未來會造反的太子,命運長河發生了玄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從突厥的滅亡開始,幾乎是從李寬出現之后產生了變化。
李寬知道自己的出現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只是命運難測,李寬這一刻看到的,下一刻可能再次變化,李寬的金手指,也不能完全看清。
今天是書院驗收的日子,也是李寬這大半年忙活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知識的傳承,比那些勞什子建筑、藝術,甚至比自己這些人都重要,這是千古大事,把最重要的學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讓后人學習,而后發揚光大,這才是大事。
文章,千古事也!
這句話李寬舉雙手贊同,至于文章二字他自然有不同的理解。
這并非是寫文章,也非著書,乃是記錄。
再華麗的辭藻,再精辟的著作,都不及詳實的記錄來的有意義。
當然,世人推崇詩詞歌賦,是因為它們蘊涵了人們對事物的一種向往,或美好,或悲愴,或大氣磅礴。
有感而發,由心而發!這是一首好的詩詞該有的根本。
李寬邁步在木板鋪就的觀水臺上,頗為感慨,很有一鐘有感而發之意,意氣風發的厲害,當即張嘴就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臭小子不學無術,白白糟蹋了一首好詩詞!”李世民的聲音傳來,李寬不用看也知道,如今滿世界的造反人士都在投誠,大唐的臣子們又不是尸位素餐之輩,民生照顧好就行了,所以他們很閑,皇帝自然也很閑。
人一閑就會整幺蛾子,李世民如今認為煙波蕩是自己就職之后的第二件政績,尤其是當六月份正式開始運營港口以來,短短一月時間,就貢獻了賦稅五十萬貫,比長安城一年的賦稅都多,就算是連尋常百姓都感受到了不同之處,南方難得一見的佳果,海邊難得一見的海貨,甚至還有遠渡重洋的紅鼻子、倭人,一個個興高采烈的前來做生意。
李世民興奮無比,認為這是自己莫大的功績,雖然他沒干什么,甚至連錢都沒出一毛,反而賺了一大筆錢,還有多不勝數的產業。
沒有人反對,就連李寬都不反對,封建王朝的老大嘛,人家是有特權滴!
“這首詞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
楚王殿下大才,臣佩服。”
說話的是孔穎達,現在干的是國子監司業以及祭酒,掌管大唐教育。
說起來這老頭雖然是孔家人,但是卻是旁系,根本不是孔家嫡系,他生在河北,摸爬滾打數十年,跟了一個好老大,這才一舉成為當朝大佬,所以孔家自己貼了過來。
從根源上說,他只有一個姓氏是孔家給的,其他都是靠自己,之所以為山東士族張目,也是迫不的已,畢竟他也不是一個人,身后有很多的利益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