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行啊!”
我坐在椅子里,皺眉道:“零下三十度雖然比現在強,但也強不到哪兒去,我們如果不能在室外種植作物的話,怎么養活地球上的幾十億人口?零下三十度不行,必須回歸地球應有的溫度。”
“是。”
星眼道:“具體設計方案,還是在于你的思考。”
“知道了。”
我點點頭,星眼雖然是超強智能,可以模擬出許多方案,但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卻依舊靠人,于是看著眼前石稜烯的結構,我沉吟良久,道:“星眼,你有沒有考慮過雙重石稜烯的可能性?第一重石稜烯正對極寒星球,密度設計得較高一些,而第二重石稜烯則正對地球,密度單薄一些,而然后抽空兩層石稜烯之間的空氣,形成一個真空隔熱層,這么一來,就能確保極寒星球的寒流不再有一絲一毫能回流地球了。”
“……”
天行者沉默許久:“天行者,你確實是天縱之才!”
我翻了個白眼:“馬上設計模擬,確認可行性。”
“是!”
全系成像的畫面中,模擬程序立刻開啟,很快的,第一重石稜烯布置完全,像是受到鼓風機的吹拂一樣,朝著極寒星球的方向凹陷了進去,像是一個憑空出現飄動的襪子,而第二重石稜烯慢慢締結之后也受到空氣壓強的影響凹陷了進去,但是第二重密度低,所以與第一重始終無法靠攏,之間形成了一個真空空間,兩側溫度就此開始出現巨大分水嶺。
“模擬成功!”
我輕輕一拍手,笑道:“太好了!”
星眼道:“恭喜你,天行者!”
“先別急著恭喜。”
我再次坐回座位中,道:“石稜烯這種材料,我們地球上有沒有?確認完這個再說,不然一切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星眼道:“石稜烯,一種從方舟文明母星的古代石頭棱角中提取出的合成材料,根據數據庫中地球材料的分析,地球上的花崗巖中就蘊藏有這種材料,大約一頓花崗巖能提煉出50克左右的石稜烯。”
“……”
我皺了皺眉:“能提煉出來就行,另外一個問題,石稜烯采用什么樣的裝置來布置?”
“目前的設計方案是噴射,我們需要設計一個苯環狀的噴口,完美的布置在裂縫四周,用過精密噴射的方式將液態石稜烯噴出,然后形成結構相對更加穩定的半液態石稜烯層,同時,通過噴射的設置也能隨時調節石稜烯的密度,保持整個防護結構的穩定性。”
“知道了。”
我點點頭:“這么說,我們要設計的方案應該是雙重噴口,同時,還要設計一座巨大的底座,大部分的裂縫都處于離地三四十米的位置,這底座必須要高,而且要穩定。”
“是的。”
星眼道:“還需要保證海上裂縫的問題,伴隨著海浪的沉浮,噴口的穩定性會受到嚴重考驗。”
“嗯。”
我頷首想了想,道:“能不能設計一個類似高樓阻尼器的結構,讓海上的設備與海浪形成共振頻率,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正在設計方案。”
我想了想,又說:“底座設備分為陸地、海上兩種,設計各有不同,此外,設計底座的時候就應該提前考慮到石稜烯的輸送、補充這些問題,既然要設計,那就應該把問題考慮全面,一勞永逸的解決冰凍星球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