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能來此地,我為什么不能來?還有,我可沒有多老,下次注意啊。”
葉凡一陣錯愕,顯然是沒有想到這位老鄉會如此回話,不過想著一年多以前那缺德道士的慘樣,這聲前輩還是不敢再叫了。
“葉大哥,想必你也是為拙峰的那門秘術來的吧,請隨我來,我帶你去見峰主。”
葉朝滿意的說道:“嗯,帶路吧。”
兩人進了庭院,走過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來到了一處長滿青草的院落。
一位身穿玄青色衣衫的老者正在院落中央喝茶,其長相普通,但舉手投足間,卻與周遭環境相合,有莫名令人沉醉的氣息傳來。
當葉朝在看向李若愚的時候,李若愚也打量起了葉朝,兩人誰都沒有當先開口說話,但眼神中皆是流露出了對于彼此的贊嘆。
良久后,還是李若愚當先開口道:“以道兄如此境界,拜入我拙峰,拙峰擔當不起。”
葉朝笑了笑,說道:“天下萬道,皆有可求之理,拙峰之道為大善,道友何言擔當不起?”
聽聞葉朝所言,李若愚笑道:“那便請道友入拙峰了。”
……
在葉朝修行中,他一直在奉行著書院的一條修行理念,修行是與天地爭鋒,故此導致了像是懸空寺那般閉門造車的絕非是善路。
李若愚修的是自然大道,而修自然大道,便是要看破天地去身融自然,他平時喜歡做的就是看破天地。
雖然李若愚的境界比他稍欠,但對方畢竟在此界看了六百年的天地,在某些方面來說,對于這方天地的熟悉,李若愚是強于他的。
因此葉朝沒有放棄這個和李若愚老人論道的機會,李若愚也并不吝嗇,兩人就在這破落小院中,談論起了天地與修行。
破敗的小院間,道音茫茫,清風微徐,有枯藤泛出綠芽,有老樹開出銀花,蚊蟲靜謐,清香四溢。
兩人起先的論道并不高深,一旁的葉凡聽的如癡如醉,可在日落西山之后,他便再也無法理解兩人間的妙語。
而同時,對于葉朝,他生出了極大的好奇與震撼,在拙峰的幾日,他清楚了李若愚老人的境界,然葉朝卻能夠與老人論道至今,這在另一個方面來說,其境界絕不下于老人。
……
月明星稀,某刻,小院微風漸斂,老樹銀花飄落,均勻的撒在了翠綠的草葉之上,末了,傳來了兩聲愉悅的笑聲。
李若愚滿面紅光,顯然極是開心,“多謝葉道友相助。”
葉朝擺了擺手,說道:“李道友境界本就已經圓滿,差的也只是契機,破境與在下卻是無甚關系,說白了,在下還得謝過道友的一番點撥,不然怕是要多走彎路了。”
“契機一事最是難尋,若無道友,可能百年之后這個契機依舊無可尋找。”
“……”
一邊的葉凡則是滿臉的迷茫,這本是一場極是高雅堂皇的論道,可為什么在論道之后,畫風卻是突變,轉變成了極不符合之前氣氛的商業互吹?
眼見兩人還有再繼續下去的態勢,他急忙上前給兩人倒上清茶打斷。
(五點半之前看過上一章的書友可以再重看一下,有了些改動,不看也行,大體劇情倒是沒有什么變化。再說一下,最近需要充電與反思,跟新時間不穩定,可能還會斷根,望書友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