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駛的很快,但當到了目的地的時候也已經是華燈初上。
雨似乎是停了,又或者是沒停?在他來的那邊還在下。
每一片天空都是不一樣的。
天空不總是很晴,陽光也不總是閃耀,但只要“自己”知道是“自己”那就夠了。
父子之間談興似乎不是很濃,往往總是你問一句我答一句。
這是他們熟悉的那種相處方式。
看著精神頭還不錯的父親,男孩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氣,腰沒駝、背沒彎,并沒有里說的那樣父親的腰也彎了,背也駝了,頭發也白了......
噯?我好像也才走了沒多久?
從車站到家里又是一番路程,等到推開門的時候,他們這片小區已經是一片寧靜。
母親做好了一桌子的飯菜。
連看都不用看就知道一定全部是自己愛吃的。
跟父親不同的是,母親擔心的似乎總是兒子衣食住行這方面的東西,而且無論是什么時候,就算是她把自己的生日忘了,也一定會記得你的生日。
看到兒子,母親顯然很高興,接過包后就忙上忙下忙活開了。
男孩站起來想要插手幫忙卻被母親扒拉到一邊:“快去吃飯,不然等會都涼了。”
風風火火的。
看著一桌子的飯菜,看著忙碌的爸媽,男孩的心里充滿了溫暖......
......
國慶一般是七天時間,他來的時候用了一天,走的時候還需要一天,也就是說待在家里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是5五的時間。
不算短了。
不過不回來還好,一回來事情顯然就多了,今天去這里,明天去那里。
今天哥哥聚會,明天跟那個聚會。
五天的時間看起來不少,但這樣來來回回的等到忙完的時候才發現,時間已經過去的差不多了......
“到了那里要打個電話。”
“嗯”
“現在天慢慢冷了,衣服要多穿點不要耍帥。”
“嗯”
“還有啊,少吃那些不健康的東西知道了嗎?吃多了傷身體的,我前兩天才在手機上看到......”
“嗯,我記住了”
“注意身體,還要注意安全。”
“嗯!”
“抽時間談個對象回來!”
“......嗯!!”
“......”
“......”
對于子女的離別,父母總是不舍的。
離別這個東西說起來挺玄乎的。
著名的散文家梁實秋先生曾經說過:“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對于自己真正舍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蒙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痛苦最好避免。”
當然男孩這種情況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他得去上學,然而也沒有程淑先生說的那么傷感,大抵也就是一般吧......
一個人來到車站。
來的時候細雨綿綿,而現在卻是萬里無云的爽朗晴天。
母親在他的背包里準備了很多吃的,其實按照他的意思,無論上哪去,一瓶水,一條面包就全部搞定了,哪用得著這么多?
沉甸甸的,他現在背著都有點累。
大抵這就是母愛吧。
......
十月七號!
農歷二零一五年八月廿五號,乙未年八月二十五日
宜:訂婚訂盟、納采、祭拜祭祀、祈福、安香、出火、修造、動土、上梁、安門、起基、豎柱、上梁、定磉、開池、搬家移徙、遷入新宅、喬遷新居、入宅、立券、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