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講的道理我都給你講了,你的姿勢我也都糾正過了,自己好好練吧。”
巴立明瞥了一眼周易平,自顧自的閉眼打坐了起來。
國術傳承再式微,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學的,雖然開始他沒有說什么反而很爽快的答應了周易平的請求,但其實對他的考驗現在才剛剛開始。
能教的都教了,如果周易平自己不爭氣,哪怕師傅是武斗之王又如何?說出去不過是給他丟人現眼!
性格之類巴立明并不在意,可悟性這方面還是需要好好考校一番的,否則一個榆木疙瘩就算真的肯一門心思鉆研國術同樣沒有出路。
周易平默默地點了點頭,雙腿撇開扎起了馬步,將心神全都放在了這上面,不斷琢磨著最初巴立明指點時的姿勢與氣勢,身體也盡可能模仿著,雖然起初不倫不類,但時間久了,還真讓他學出了幾分門道,看上去也有幾分習武之人的氣度了。
閉目打坐的巴立明暗暗稱贊,好小子,悟性還不錯!
雖然巴立明沒有再插手周易平的修行,但每日三餐大魚大肉都會囑咐獄警們為他準備好,給他補充體能的消耗。
就這樣,每天白天周易平都一塵不變的扎著馬步,扎累了就坐下歇會,等肌肉的酸脹消下去后又繼續起來。國術修行,下盤乃是根基,腳踏地面就可以不斷從大地上借力,下盤不穩武功再高也只是空中樓閣,一觸即潰。
更何況,也不存在下盤不穩的武林高手。
所以這段時間,他完全沒有和巴立明提招式的事,只是一門心思沉浸在了小小的站樁之中,連巴立明都有些驚訝,沒想到隨便教的一個小子不但悟性出色,心性也極為不凡,足足扎了小半個月的馬步,一點不耐煩的意思都沒有表現出,反而眼看是沉迷了進去。
好苗子!
可惜了,出現的有點晚。
十五歲到二十五歲是練武的黃金年齡,二十五歲以后氣血增長極慢,天賦再高這時候才開始習武頂多也就能強身健體,想要修出什么名堂來卻是妄想了。
而十五歲之前,骨骼都沒成長起來,最多也就稍微學些基礎,稍微練得偏差一些就容易長成畸形。
現在周易平已經快十八歲了,白白錯過了三年黃金時光。
不過還好,也不算太晚,還有救,至于能走到哪一步就要看他個人的天賦及造化了。
巴立明在心中嘆道。
周易平雖然看似一直只在站樁,但實際上他每天晚上都在識海內翻閱那篇濁世輪回經的筑基篇,雖不說倒背如流可基本上大部分都牢牢烙印在了腦海中。
從第三天起他站樁的時候就會暗中運行濁世輪回經中搬運氣血的法門,往往剛吃完飯沒多久就消化了干凈,每天起碼多吃了三頓!
巴立明都對他出色的消化能力有些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