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三思這番模樣,易川知道魚兒上鉤了,旋即沉聲道:
“我的情況你也了解,那么你先介紹一下你自己的來歷,我才知道是否所托非人!”
李三思也不疑有他,畢竟做買賣還是要知根知底。
若易川真想換《五雷金剛身》,那他說什么也要弄到手。
“我不是圣都城人氏,我爹是大夏臨州州牧,李曦之。”說起他老爹,李三思一臉平淡,并無倨傲之色。
易川心中一凜,州牧這個官職可不小,統領一州之地,簡直就是封疆大吏,掌握有龐大的實權。
至于州牧能量有多大?
前世三國時期,荊州牧為劉表,徐州牧為劉備,冀州牧為袁紹,兗州牧為曹操。
可以說三國就是一幫州牧在干架。
在大夏州牧比一般的王侯都要尊貴,大夏只有三十六州,每一個州都龐大無比,少則數十億人口,多著數百億人口。
州牧掌控著一州兵權,比如他現在所在的信州圣城,大夏官方最高執政官就是信州州牧。
所以三十六州州牧的地位可想而知,大夏王侯數不勝數,但州牧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沒兩把刷子根本無法勝任。
易川開始正視李三思,這個二代來頭比較大,先前他還以為李三思是圣都城哪位世襲王侯之子,結果看走了眼。
他有些不解:“那你為何來圣都城?臨州那么大,還不夠你闖蕩嗎?”
“我李家世代修儒,乃是儒道世家,我來圣都城的稷下學宮修行儒道有什么問題嗎?”李三思一臉淡然,語氣波瀾不驚。
“修行儒道?”
易川眉頭一皺,他知道大夏很多儒士,包括朝廷中大臣大多都是大儒,而且這些大儒的武功很高。
現在的局面就是儒家安國,兵家平亂,老易家自然是兵家,一家人里沒一個儒生,都是讀書少的鐵莽夫。
他原本以為朝廷中的大儒都是練武的讀書人,現在想想,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儒道有特殊修煉方法?
“儒道怎么修煉?和武道修行差不多嗎?”易川有些好奇,讀書也能修行?
“你不知道?”李三思有點意外,易川身處大儒聚集地圣都城,居然不知道儒道修煉。
“廢話,我修武道的,怎么可能知道修儒道的事?你清楚武道修煉嗎?”
“我當然清楚!”李三思一臉不容置疑地說道。
“哦......這些都不重要!”易川有點無語,感慨自己吃了讀書少,見識淺的虧:“修煉武道和修煉儒道有什么不同?”
李三思微微頷首,解釋道:“武道修行靠的是功法和秘技,你比我清楚,我就不多說。
而修行儒道則不同,儒道沒有功法高低之分,也沒有筋骨資質一說,天下眾生平等。”
“修行方式統一嗎?那如何分高低?”
易川有些好奇,既然是修行,那必定有個修為高低,不分功法,也不講求資質,靠什么?
勤奮嗎?
李三思沉凝片刻,道:“書中自有圣人道,天下儒生都是由讀書入道,學習上古人族儒家圣人,做學問,講修身。
從四書五經中感悟出圣人哲理,養出浩然正氣,貫通全身,通過讀書與天地相合,修身養性的同時達到修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