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觀正門左右,各有一青衣道人,白骨森森,生氣纏于白骨之間。
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為之生氣。
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蓋生氣之聚,凝結成骨。
廢去皮囊,僅留生氣,這門口的兩個青衣道士修為也可見一斑,起碼是太和之境的巔峰了。
“貴客臨門,蓬蓽生輝。恕貧道未能遠迎。”一個青年道士從道觀之中走出,聲音如洪鐘律呂。
“不請自來,還望不嫌叨擾。”葉易走向青年道士。
“請。”青年道士抬手,引著葉易。
葉易跟在青年道士的身邊,走過庭院,正看到一只黑鴉停留在一株枯樹之上。
“貧道道行淺薄,不能度天下人,只能借鴉巫女之手引渡有緣之人。”青年道士解釋著。
“有心了。”葉易點頭,很是欣賞。
從白日到黑夜,葉易和道士坐而論道,眼前的年輕道士也變的鶴發垂暮。
這道士修得是生死之道,一天一生死,一天一輪回。
葉易坐在道士的對面,感受到了道士體內的五時之變。
第一時,心動多靜少,思緣萬境,取舍無常,念慮度量,猶如野馬,常人心也。
第二時,心靜少動多,攝動入心,而心散逸,難可制伏,攝之動策,進道之始。
第三時,心動靜相半,心靜似攝,未能常靜,靜散相半,用心勤策,漸見調熟。
第四時,心靜多動少,攝心漸熟,動即攝之,專注一境,失而遂得。
第五時,心一向純靜,有事觸亦不動,由攝心熟,堅固準定矣。
葉易真是沒想到這山中還隱藏著這樣的一位高人,還是同道中人,大家都想要改變這個世界,而且兩者都做出了行動。
“我還想要請教道長一個問題,金宵大廈的事情,這棟大廈為什么像是一個活著的存在。”葉易盤坐在蒲團之上,問道。
“金宵大廈……”道士回想了起來,“其實是我動的手腳,不知道道友可知幻想鄉的事情。”
幻想鄉是被認為存在于遠離日本的山深處的邊境之地。這里多數居住著妖怪之類的非人類生物,不過也有少數人類居住。
由于有強力的結界將幻想鄉的外部遮斷,外面世界是無法確認幻想鄉的存在的,外界人也通常無法進入幻想鄉,但如果發生了概率極低的“神隱”事件時,外界人可能來到幻想鄉。同樣,幻想鄉內部也無法確認幻想鄉外的樣子,一般住民也無法離開幻想鄉。
“貧道本來想要打造一個活的幻想鄉出來,但是最后失敗了,于是便有了金宵大廈這個殘次品的出現。”道士解釋道。
“原來如此,我之前便猜想金宵大廈諸多詭異的背后定然是有外力在干涉,果然不出我所料。”葉易點了點頭。
“金宵大廈不必在意,不會出什么事情。”道士搖了搖頭,給了葉易一顆定心丸。
……
晚上,葉易回來的時候,翡翠正靠在沙發上面戴著一副眼鏡,似模似樣地看著書。
“這么晚才回來,看來今天是有收獲咯。”翡翠抬眼瞥了葉易一下。
“收獲很大,見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同道。”葉易換上拖鞋來到翡翠的身邊說,順便拿手翻了一下翡翠手中的書封,果然是。
“說來聽聽。”翡翠合起書,抱在身前饒有興趣地看著葉易。
葉易將山中的事情大概地跟翡翠說了一遍。
“一天的時間,從年少變得垂幕,聽起來就很炫酷啊!”翡翠對于這種生死之變感到相當的因吹斯聽。
“不過他還告訴我一件事情,當初金宵大廈奠基的時候,有人用人樁,不過那人被埋在地下并沒有死,最后破土而出,身上匯聚了大地之中的妖邪之力,如今還在金宵大廈之中,時不時會爆發出來。”葉易又道。
人樁這種迷信的事情,在封建時代是常有的事情,后來到了近代,還有人迷信這東西,會在大型建筑動工之前,將活人封在地基的一角。